摘要:客人反手一个差评,老板气不过,拍视频挂上网,直指她们“薅羊毛”。视频一火,网友火力全开,骂顾客太抠搜。
这几天网上为那碗面吵翻了天。三个妈妈带着四个娃下馆子,点了一碗面想续加,老板不干了。
客人反手一个差评,老板气不过,拍视频挂上网,直指她们“薅羊毛”。视频一火,网友火力全开,骂顾客太抠搜。
没几天,剧情大反转。当事人马女士站出来喊冤:那天哪止点了一碗面?明明还点了其他菜,花了140多块,哪来的薅羊毛?
更关键的是,她说第二次去要面时,后厨师傅凶得把她三岁娃都吓哭了,第三次上门就想讨个说法。
街道和派出所出面调停,两边8月15号白纸黑字签了协议:店家删视频、道歉,顾客删差评。
哪知道第二天,马女士直接掀桌子,协议作废!放话要找律师告店家,为啥?就因为他们把一家子、尤其是孩子的脸,全给曝光了。
好好的协议,怎么说撕就撕?问题出在店家身上。协议写得明明白白:店家不能再发相关视频。
可马女士发现,对方账号不光在直播里旧事重提,还接着发视频炒冷饭。这摆明没诚意,马女士干脆不和解,法庭见真章。
当初签协议时,大家心知肚明,店家没打招呼就把人拍上网,尤其还带着孩子,确实不占理。
按约定,店家必须删干净、道完歉、从此闭嘴,顾客才会撤差评。现在店家先毁约,马女士自然不认账。
眼下马女士正忙着找律师,主攻孩子肖像权被侵犯。店家负责人霍先生那边,对新动静暂时没吭声。之前他倒是道过歉,但这回怕是摊上更棘手的官司了。
有网友调侃,霍老板肠子都悔青了吧?为碗面闹得满城风雨,当初退一步多好。
小编觉得现在干餐饮的,少不了这种摩擦,但这次的矛盾我觉得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以后商家用监控真得留个心眼,拍到客人、特别是小孩,最好提前打个招呼。顾客也掂量着点,要是真想着占便宜被抓现行,也别怪店家给你曝光!
总之,这件事还没完。马女士铁了心要告,店家后续肯定还有动作,说到底,和气才能生财,打官司?那真是两败俱伤!
最后大家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
来源:娱七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