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个叫刘智的人,他可厉害了。他是清朝时候的回族人,出生在南京。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他爸爸是教书的。刘智从12岁就开始学伊斯兰教,后来自己定了个目标,要把各种学问都学明白。
伊斯兰教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我给大家讲讲这个事情吧。
我们这有个宗教叫伊斯兰教,是从外国来的。从很久很久以前,唐朝那会儿就传到中国了。这么多年过去,它跟咱中国的文化混在一起,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
有个叫刘智的人,他可厉害了。他是清朝时候的回族人,出生在南京。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他爸爸是教书的。刘智从12岁就开始学伊斯兰教,后来自己定了个目标,要把各种学问都学明白。
他白天看中国的书,晚上看伊斯兰教的书。后来他写了好几本书,用中国人能懂的话来解释伊斯兰教。他说孔子、孟子是圣穆罕默觉得东西方的好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刘智经常在南京的清真寺给大家讲课,大家都爱听。他活了79岁,死了以后很多人还去他坟那里怀念他。
中国的伊斯兰教分很多派。最大的是格底目,老派思,从唐朝就有了,人最多。他们的清真寺很有中国味道,有亭子有对联的,但是祈祷的大厅是朝着麦加的方向。格底目派的人讲究孝道,做事不张扬,跟中国传统文化很像。
还有个马万福,他是甘肃临夏人,东乡族。他小时候就很聪明,学东西快。1888年他去了麦加朝圣,回来后就不一样了。他说伊斯兰教应该回到原本的样子,不要搞那些花哨的东西。
他创立了依黑瓦尼派教弟对拜坟墓、崇拜教主这些事情。马万福说话太直了,得罪了很多人,还被抓过。后来好不容易在西宁站稳了脚跟,在东关清真大寺那里继续他的改革。他活到了85岁,1934年才去世。
第三个人叫马启西,也是甘肃临夏人。他特别是既学中国的东西又学伊斯兰教的东西。他开了个私塾,上午教中国传统学问,下午研究伊斯兰教。1902年他创立了西道堂派,用汉语讲《古兰经》,还把教义写成中文条幅挂在墙上。
西道堂不光是宗教组织,还是个生活集体,大家一起种地做生意,像个小社区。可是马启西的想法太新了,保守的人不喜欢。1914年,有人带人袭击西道堂,马启西和17个人被杀了,他才57岁。
除了这三大教派,中国还有四个门宦,叫虎夫耶、哲赫忍耶、嘎的林耶、库卜林耶。这些门宦都有自己的特点。虎夫耶的教主说了算,信徒特别听话。哲赫忍耶的人愿意为信仰拼命。嘎的林耶受佛教道教影响,讲求清心寡欲。库卜林耶的人喜欢一个人躲起来想心事,追求心灵提升。
这些派别历史上起起伏伏。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乱得很,1949年后才安稳下来。现在国家搞宗教自由,各派都能继续发展。西道堂的集体经济还融进了社会主义改造,挺有意思的。
我们中国的伊斯兰教很有特色,既保留了伊斯兰教的主要内容,又吸收了儒家、佛教、道教的东西。在南京、西安、甘肃、青海这些地方,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清真寺,有的像中国传统建筑,有的有点中东风格。
我去过西安的清真大寺,那里既有阿拉伯文的经文,又有中文的对联,院子里有中式的亭子,但祈祷的大厅是朝着麦加的方向。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
现在这些伊斯兰教派在保持信仰的同时,跟中国文化结合得更深了。他们既重视宗教活动,又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年轻人多了,清真寺里也有了新气象。
你要是有机会去甘肃临夏、青海西宁、云南昆明这些地方,可以去看看那里的清真寺,感受一下中国伊斯兰教的特色。记得尊重当地风俗,别乱拍照,进清真寺要脱鞋,女的要戴头巾。
这就是我知道的中国伊斯兰教的情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来源:fujun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