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下的辟谣战!寒武纪紧急澄清“大量载板订单”传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15:50 3

摘要:交易大厅里,散户们盯着寒武纪股价突破900元的K线图,手机屏幕上的“重大订单利好”与公司官方辟谣声明同时闪烁——这是中国AI芯片明星企业面临的魔幻现实。

交易大厅里,散户们盯着寒武纪股价突破900元的K线图,手机屏幕上的“重大订单利好”与公司官方辟谣声明同时闪烁——这是中国AI芯片明星企业面临的魔幻现实。

8月14日,市值逼近4000亿元的寒武纪在最新公告中再次严正声明:网传“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等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这已是这家AI芯片龙头企业连续第三天在资本市场的喧嚣中发出澄清声音。

就在发布公告的同一天,寒武纪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4%,市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949元/股,市值达3970亿元。一面是股价的疯狂上涨,一面是公司对市场传言的坚决否认——这场市值狂欢与真相坚守的拉锯战,成为中国科技股投资热潮中的独特风景。

01 严正声明:连续辟谣机制启动

8月12日,一则关于“寒武纪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的消息在投资圈迅速流传。传言内容详实,涉及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进展及供应链安排等多个敏感领域。

当日午间,寒武纪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作出首次回应:网传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并呼吁投资者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公司特别强调,应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对捏造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随着传言持续发酵,8月14日寒武纪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再度明确辟谣。公告披露,公司已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函查证,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两次声明均指向同一核心:网络流传的所谓“重大订单”与业务进展纯属虚构。

02 股价迷局:辟谣声中创新高

寒武纪的辟谣行动与股价走势形成戏剧性反差。在8月12日发布首次澄清当天,公司股价强势涨停,收于848.88元,创下历史新高。

随后两个交易日,涨势未受辟谣影响。8月13日股价继续攀升至860元/股,14日盘中更是一度突破900元关口,最高涨幅超过14%,市值首次站上4000亿元。

连续三个交易日的大幅上涨触发了监管红线。根据公告,寒武纪股票在8月12日、13日、14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构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估值指标。截至8月14日,寒武纪滚动市盈率达3058.57倍,市净率68.12倍,而所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平均水平仅为75.15倍市盈率和5.07倍市净率。这一巨大差异折射出市场对AI芯片企业的超高预期。

03 业绩基本面:一季度实现惊人逆转

支撑这轮股价上涨的核心动力来自寒武纪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爆发。财报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单季度营收已接近2024年全年11.74亿元的水平。

更关键的是盈利能力的逆转。一季度净利润达3.55亿元,同比大增256.82%,标志着这家长期亏损的AI芯片企业首次实现单季实质性盈利。

业绩“开门红”背后,是寒武纪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持续深耕。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栈式AI芯片研发能力的企业,其产品线涵盖云端训练芯片、边缘计算芯片及终端处理器。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04 行业通病:AI芯片股的信息迷雾

寒武纪遭遇的传言困扰折射出AI芯片行业的共性问题。在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概念高度追捧的背景下,未经证实的业务进展信息极易引发股价异动。

2025年以来,全球AI芯片市场持续火热。据行业分析机构TrendForce预测,今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50%。这一预期刺激投资者寻找“下一个英伟达”,中国本土AI芯片企业自然成为关注焦点。

寒武纪在公告中特别提示风险:公司市盈率、市净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这一警示直面当前市场对AI芯片企业估值脱离基本面的隐忧。

与此同时,寒武纪的再融资计划仍在推进中。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尚需通过上交所审核,并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这一进程的不确定性,为公司后续发展增添变数。

05 监管挑战:信息生态治理迫在眉睫

面对频繁出现的市场传言,证券监管机构正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措施。2025年上半年,上交所对股价异动监管问询量同比增长37%,重点监控对象就包括AI芯片等热门概念板块。

在法律层面,寒武纪“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声明并非空谈。2024年新修订的《证券法》大幅提高了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个人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机构罚款上限达1000万元。

但执法实践中仍存难点。某证券法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指出:“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追溯源头困难。很多传言通过社交群组扩散,查处技术难度大。”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SEC已开始利用大数据分析监测社交媒体异常信息传播,2024年查处市场操纵案件数量创十年新高。中国资本市场的信息生态治理,同样需要监管科技的同步升级。

站在寒武纪位于中关村的办公大楼前,年轻的投资者小王刷新着手机上的股票软件,屏幕上949元的股价和“不实信息”的公告并列显示。“到底该相信什么?”他问身边同伴,声音被淹没在交易大厅的嘈杂中。

三公里外的证监会大楼里,工作人员正监控着数十家科技股的异常交易数据。随着AI芯片成为投资风口,如何在技术创新与信息透明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各方智慧。

寒武纪的辟谣战揭示了一个深层现实:在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中,最稀缺的资源或许不是算力,而是真实、准确的信息。当资本市场为AI概念欢呼时,投资者需要的不只是热忱,更是辨别真伪的智慧。

综合大河财立方、经济参考网、证券日报网、证券时报网、澎湃新闻等

来源:广景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