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草莓育苗技术管理要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10:03 2

摘要:秋季是草莓育苗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气候条件既为草莓幼苗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光环境,也面临着高温余热、秋雨频繁、病虫害高发等挑战。科学做好秋季草莓育苗管理,直接关系到幼苗的健壮程度、花芽分化质量及后续定植后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从环境调控、水肥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

秋季是草莓育苗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气候条件既为草莓幼苗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光环境,也面临着高温余热、秋雨频繁、病虫害高发等挑战。科学做好秋季草莓育苗管理,直接关系到幼苗的健壮程度、花芽分化质量及后续定植后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从环境调控、水肥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秋季草莓育苗的核心技术要点。

一、育苗基地选址与苗床准备

(一)选址要求

草莓育苗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或壤土,且前茬作物未种植过茄科、蔷薇科作物,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风险。同时,育苗基地需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引发病虫害。

(二)苗床整理

秋季育苗前需对苗床进行彻底整理。首先,清除田间杂草、残株落叶,减少病虫害滋生源;然后,深耕土壤30厘米左右,结合深耕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氮-磷-钾=15-15-15)50公斤,提高土壤肥力;最后,将土壤耙细整平,做成宽1.2-1.5米、高20-30厘米的畦,畦间距30-40厘米,便于排水和田间操作。

二、品种选择与母株定植

(一)品种选择

秋季育苗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及栽培方式选择适宜品种。北方地区宜选择耐寒性强、休眠期长的品种,如“全明星”“法兰地”等;南方地区可选择耐热性好、休眠期短的品种,如“章姬”“红颜”等。同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质母株,确保育苗质量。

(二)母株定植

母株定植时间一般在秋季8月上中旬,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母株缓苗和匍匐茎抽生。定植前,将母株根系修剪至10-15厘米,去除老根、病根,保留健康根系。定植时,按株行距50厘米×80厘米将母株栽入苗床,注意保持根系舒展,定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即苗心与地表平齐,避免过深导致烂心或过浅导致根系裸露。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促进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三、环境调控管理

(一)温度管理

秋季前期气温较高,需做好降温工作。当气温超过30℃时,可通过搭建遮阳网(遮光率50%左右)、喷雾降温等方式降低苗床温度,避免高温灼伤幼苗。进入9月中下旬后,气温逐渐下降,应及时拆除遮阳网,增加光照时间,促进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夜间温度低于10℃时,可通过覆盖薄膜等方式保温,防止幼苗受冻。

(二)湿度管理

草莓幼苗生长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秋季前期雨水较多,需及时清理畦沟,确保排水畅通,避免苗床积水导致根系腐烂;干旱时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同时,通过合理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三)光照管理

草莓是喜光作物,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幼苗生长。秋季育苗期间应保证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8小时,若遇阴雨天气,可通过人工补光(如使用LED补光灯)弥补光照不足。此外,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老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四、水肥管理技术

(一)施肥管理

秋季草莓育苗期间需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合理施肥,遵循“薄肥勤施”原则。母株定植后10-15天,每亩施入腐熟的稀薄人粪尿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促进母株缓苗和新叶生长;匍匐茎抽生期,每亩施入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促进匍匐茎生长和子苗扎根;子苗生长旺盛期,每隔15-20天每亩施入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同时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提高幼苗抗逆性和养分积累。施肥时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幼苗叶片和根系,以防灼伤。

(二)水分管理

定植后至缓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每天浇水1-2次,确保根系吸水充足;缓苗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表层土壤干燥后再浇水,避免土壤过湿引发病害。浇水时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遇暴雨天气需及时排水,防止苗床积水。

五、植株整理与匍匐茎管理

(一)植株整理

定期对草莓植株进行整理,及时去除老叶、黄叶、病叶及匍匐茎上的多余叶片,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传播。母株生长过程中,若出现过多侧芽,应保留2-3个健壮侧芽,其余全部摘除,集中养分供给匍匐茎生长。

(二)匍匐茎管理

匍匐茎抽生后,应及时将其引向苗床空闲处,避免相互缠绕,影响子苗生长。当匍匐茎上的子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在子苗基部培土压蔓,促进子苗生根。每株母株保留5-6条健壮匍匐茎,每条匍匐茎保留3-4个子苗,其余匍匐茎和子苗及时摘除,保证子苗生长健壮。

六、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常见病害防治

秋季草莓育苗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根腐病等。防治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白粉病,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3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根腐病,可采用灌根方式,使用5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每株灌药液200-300毫升。

(二)常见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蛴螬等。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喷施20%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1500倍液;蛴螬等地下害虫,可在定植前每亩施入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或在发病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

(三)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苗床清洁通风,合理密植,避免连作;选用无病虫害母株和抗病品种;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株、虫株及时拔除并集中销毁,防止病虫害扩散;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悬挂黄板诱杀蚜虫、蓝板诱杀蓟马等,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七、壮苗标准与起苗定植

(一)壮苗标准

秋季草莓育苗达到壮苗标准时,幼苗应具有5-6片健壮真叶,株高15-20厘米,茎粗0.8-1.0厘米,根系发达,须根多且呈白色,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此时幼苗花芽分化良好,定植后成活率高,产量潜力大。

(二)起苗定植

当幼苗达到壮苗标准后,即可进行起苗定植。起苗前1-2天浇一次透水,便于起苗时减少根系损伤。起苗时,将幼苗连同根系周围的土壤一起挖出,避免裸根起苗,若长途运输,需用湿布包裹根系,防止根系失水。定植时间一般在10月中下旬,定植方法与母株定植相同,注意合理密植,株行距根据品种特性确定,一般为20厘米×30厘米。

秋季草莓育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等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培育出健壮的草莓幼苗,为后续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方法,确保育苗工作顺利进行。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