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烟台毓璜顶医院始建于1890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既是烟台市卫健系统的龙头单位,也是胶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高地。多年来,该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服务品质和管理效能,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烟台毓璜顶医院始建于1890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既是烟台市卫健系统的龙头单位,也是胶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高地。多年来,该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服务品质和管理效能,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连续五年获评A+等级,最优排名全国第52位。
坚持创新驱动 提升技术水平
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创新机制,打造创新平台,培养创新队伍、建设创新文化,大大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组织器官移植、腔镜微创手术、内镜诊疗技术、介入诊疗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精准医疗技术、机器人手术等是医院的优势品牌技术,水平和规模均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或前列地位。
器官移植科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第三次肾移植手术。
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提升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能力,尤其在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重度颅脑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等疾病的救治方面,救治成功率逐年提高。2024年收治疑难危重患者占全部住院患者的9.04%;RW≥2的病例占比为8.38%,居省内前列。诊治罕见病411例,涉及35个病种。
烟台毓璜顶医院积极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打造了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省级创伤中心、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医院大力推进MDT、1+N专病诊疗中心建设工作,打破学科壁垒,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规范化的诊疗服务。目前建有18个专病诊疗中心,其中糖尿病足诊疗中心、泛血管中心、咳喘管理中心、血管通路中心为专病特色。
烟台毓璜顶医院对标国内先进学科,实施学科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分类建设、分级支持、连续考核、动态管理”原则,明确学科建设整体布局,给予稳定的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强化筑峰学科、凝练波峰学科、打造顶峰学科和高峰学科,加快特色高峰学科“出尖出峰”,并辐射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牵头成立了山东省医院协会学科建设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已成功举办两届会议,影响力不断提升。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个,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5个,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6个,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30个,山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3个,山东省公共卫生重点专科1个,基本实现了省级重点专科全覆盖。
坚持精细管理 提升运营效能
烟台毓璜顶医院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深化“三医联动”、推动分级诊疗、健全医保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按照“规划发展、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18 家医联体医院、40个专科联盟、40个质控中心和覆盖20个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以及转会诊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和病理中心,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地。
2024年,医院共派出88名医护药技骨干力量下沉到下级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并接收170余名进修人员,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医联体双向转诊2952例次,同比增长23.67%。
召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医联体联席会议。
贯彻落实医保政策、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指导医保DRG付费实施,强化运营管理,推动临床科室强化费用成本管理,不断优化病种收治结构、医疗费用结构;全面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大力推进日间手术、日间放化疗、ERAS等诊疗模式,深入开展专病门诊、MDT、1+N专病诊疗中心、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患者诊疗质量和安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2024年门急诊服务290.98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出院患者21.96 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平均住院日6.46天,同比减少0.13天;药占比20.07%,同比降低1.38个百分点;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次均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29%、3.35%、6.67%、15.89%。
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不断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加强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推动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启动“三点”“三清”专项行动,优化人员、空间、库存资源配置,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作,构建问题高效协同解决机制;转变管理思维,创新管理模式,形成主动式管理、服务式管理的意识,杜绝“衙门式”管理;推动部门管理联动性、同步性,避免独立式、割裂式管理,确保时效性和高效性;常态化开展行政查房,刀刃向内转作风,服务一线“立行改”;全面修订医院管理制度和职责汇编,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增强部门执行力;定期开展管理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服务品质
“互联网+”提升了医院服务效能。上线了“互联网医院”,开通了“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可以进行在线复诊,开具处方、检验、检查申请,实行检验、检查网上预约,解决了群众咨询医师不便利和慢性病患者定期复诊配药、检验、检查不便捷问题。医院在门诊各区域投放了400余台多功能自助服务机,建立了掌上医院智能化平台,服务项目涵盖挂号、缴费、预约检查等10多项功能,在山东省内率先实现了全流程预约、全流程支付、全流程自助服务。实施了网络、诊间等9种预约挂号方式,一周内号源随时预约,预约诊疗精确到分钟,预约就诊率达到85%以上。同时,成立了检查预约中心,借助智能化预约平台,实现了超声、CT、MRI、摄片等辅助检查的集中分时预约,辅助检查自助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
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出发。
对口支援提升了医院的美誉度。自1968年医院参加第一批援外医疗队支援坦桑尼亚起,已有24名队员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目前,有1名医生正在执行援坦任务。自1952年起,医院先后派出多批次技术骨干支援藏、疆、蜀、滇等地区,累计派驻援藏干部14人,援疆干部6人。目前,在藏医疗队员2人,后勤管理人员1人。今年7月派出为期三年的援藏干部1名,进一步提升援藏工作力度。自2019年起累计派出12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赴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自2019年开始累计派出4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赴乡镇卫生院任“业务院长”,均圆满完成基层帮扶任务。
公益活动提升了社会满意度。医院坚持公益性办院宗旨,成立了全国首家医院慈善义工管理中心,下设“彩虹之家”等20余个慈善义工服务站,500名医护人员成为星级义工,每年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600余次,服务10000余小时,受益人群10万余人次。创新应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开展网上直播健康课堂。搭建的“网上问诊”栏目,累计回复网民咨询8.8万余次,入选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八大优秀案例之一。成立了“璞毓公益项目”“徳毓公益项目”,2024年为困难患者筹集治疗费用860余万元,救助弱势群体近千人,彰显了医者大爱,医院公益活动荣获全国品牌活动优秀案例。
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医院发展的血脉之中,以技术精进守护生命底线,以服务升温提升就医体验,以管理革新激发运行效能,以公益情怀传递医者大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打造技术顶尖、服务优质、管理高效、患者信赖、社会赞誉的现代化精品医院,奋力书写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毓医答卷”,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