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耀古城】“全国文明家庭”杨彩霞家庭:平凡点滴诠释“小家大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09:14 2

摘要:“爱党、爱国、敬老爱幼、诚信做人、老实为人、家庭和睦。”走进杨彩霞的家,书桌上的玻璃板下压着这样一份家训。“放在这个醒目位置,就是希望家里人每天都能多看几眼,把家训牢记在心。”杨彩霞说。

“爱党、爱国、敬老爱幼、诚信做人、老实为人、家庭和睦。”走进杨彩霞的家,书桌上的玻璃板下压着这样一份家训。“放在这个醒目位置,就是希望家里人每天都能多看几眼,把家训牢记在心。”杨彩霞说。

就是在这样一份家训的引导下,杨彩霞一家诚实待人、乐于助人。2020年,杨彩霞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又传来消息,他们一家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这个荣誉称号。

杨彩霞的一生,命运多舛。50多年前,她和卜天德结为夫妇。婚后不久,身为军人的卜天德不幸牺牲。杨彩霞悲痛万分,但她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着这一切。虽有孕在身,她还是和往常一样干家务、做农活,承担起照料公婆的重任。

卜天德的弟弟卜天星,也是一位军人,在战场上受了伤,手指落下残疾,30多岁还没对象,在民政部门和亲人们的撮合下,杨彩霞和卜天星走到了一起。

杨彩霞天生一副热心肠,看到别人有困难,她总想伸把手。

在竹笆市街大杂院,孤寡老人耿志新瘫痪在床,杨彩霞动员全家主动照顾老人日常起居,一干就是5年。每天,她都为老人挑水、洗衣、做饭,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耿大伯直至去世身上都没生过褥疮。

杨彩霞还有个远在河北的“儿子”张邑博。1984年的一天,杨彩霞带着孩子去西安市儿童医院看病,看见从河北来西安的王淑琴,带着1岁多的儿子张邑博也来医院看病。“母子俩躺在走廊长椅上,很是可怜,孩子的身体不停抽搐着,病得不轻。”杨彩霞说。

得知母子俩在西安没有着落,她和爱人商量后主动把母子俩接到了40平方米的家里。一个半月后,张邑博的病好了,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王淑琴让孩子认杨彩霞夫妇为干爸干妈。20多年后好不容易和“干妈”联系上的张邑博,也经常关心着杨彩霞的日常生活。

杨彩霞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照顾耿志新时,全家人都积极参与,一起照顾老人的衣食起居,直至为老人送终;关爱张邑博,丈夫也鼎力支持,忙前忙后。“工作中要爱党爱国、甘于奉献,在家要敬老爱老、家庭和睦。”杨彩霞嘴里总念叨的话,不仅被孩子们牢牢记在心中,更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选择。在选择交友对象时,诚信、孝顺,都成了杨家孩子最看重的品质。

陕西省劳动模范、西安市“五讲四美”先进个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杨彩霞个人先后获评荣誉数十项。她的家庭,也曾被评为“陕西省五好文明家庭”。

“文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当别人有难处时,咱能实打实帮一把或搭个手。今后,我们还会继续用点滴善行传递温暖,以小家带动大家,让更多家庭看见文明的力量,让爱与善行在社区生根开花。”杨彩霞说。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拓玲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