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日,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援引韩国、越南媒体消息,称越南军队正式签约采购20门K-9,为这款畅销全球的自行火炮,再添一份成绩。
12日,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援引韩国、越南媒体消息,称越南军队正式签约采购20门K-9,为这款畅销全球的自行火炮,再添一份成绩。
也意味着深受俄乌战争影响,军事装备换代迟缓的越南军队,找到了新的武器供应来源。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笔交易高达3亿美元,在正常情况下远超越南承受能力。
编辑丨Z
为什么越南要下如此血本买这批火炮呢?因为他们的火炮“家底”确实有点拿不出手。
虽说账面上有近1500门100毫米以上的陆战火炮,但大半都是些老古董。
大多数都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设计的D-30型122毫米牵引榴弹炮,还有不少D-20型152毫米牵引榴弹炮,这些炮最大射程连15公里都到不了,装弹全靠人工,放在现在的战场上,基本就是“移动靶”。
自己搞的105毫米轮式车载炮更离谱,只能往后射,自动化水平跟二战时期的装备差不多。
跟古巴合作搞的PTH130-K255B型130毫米轮式车载炮,火控系统还不如泰国买的中国PHL-90火箭炮好用。
而且近几年的国际局势更是让越南坐不住。
早在2009年,泰国就引进了中国WS-1B火箭炮技术,自己造的DTI-1G火箭炮能打180公里,2025年又加购了WS-32型400毫米火箭炮,单枚炮弹贵得能买辆主战坦克。
柬埔寨2024年一口气买了50门中国155毫米轮式车载炮,配的北斗制导炮弹,打出去误差不到5米。
越南要是再不加紧换装备,恐怕以后连老挝边境的冲突都应付不了。
按说这种时候,越南该找老搭档俄罗斯帮忙吧?可俄罗斯这次却掉了链子。
以前越南军火市场96.5%的份额都是俄罗斯的,但俄乌战争一打,俄军自己对152毫米炮弹的需求猛增,根本顾不上出口。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现在的主力自行火炮2S3,最大射程才24公里,而韩国K-9用增程弹能打40公里。
越南之前想让俄罗斯给“联盟-SV”自行火炮的技术,结果俄方直接拒绝,说“涉及国家机密”。
这边俄罗斯“吝啬”,那边韩国却大方得很。
这次卖K-9,韩国报的单价是1500万美元一门,还包含火控系统升级,算下来20门正好3亿美元。
不光如此,韩国还额外送了1艘1200吨级的退役护卫舰,这已经是送的第三艘了。
这些“浦项”级护卫舰改装后,装了8枚俄罗斯KH-35E反舰导弹,射程能超150公里,一下子就让越南海军的反舰火力提了30%。
不过K-9看着划算,实际用起来未必顺手。
越南60%的地方是山地丛林,一到雨季到处泥泞,K-9是履带式底盘,故障率比轮式火炮高40%。
有意思的是,越南2024年买的中国SH-15型155毫米车载炮,在湄公河三角洲测试时,机动性比K-9还好。
而且法国“凯撒”火炮虽然单价超500万美元,但越南不买的核心原因是法国不转让技术,而韩国答应转让70%的生产技术,包括自动化装填机和模块化发射药配方,这才让越南动了心。
不过韩国之所以愿意“贴钱”,大概率是因为越南是它“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
2025年1月,韩越刚签了《国防工业合作路线图》,计划在胡志明市建K-9组装厂,目标是2030年前每年造50门。
俄罗斯这边急了,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舒加耶夫公开说越南“背叛传统盟友”,还暗示可能取消越南“基洛”级潜艇的维护合同。
越南陆军原本计划2025年买100门俄罗斯2S19自行火炮,现在订单直接取消,全换成了韩国货。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在东南亚的“口碑”越来越差:印尼退了苏-35战斗机的订单,马来西亚也把“基洛”级潜艇的谈判往后推了。
加上韩国答应帮越南建LNG接收站后,越南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总需求的25%,可能到2027年就降到10%。
不过最让人好奇的是越南哪来的钱。
越南2025年国防预算总共才85亿美元,3亿美元相当于全年军费的3.5%。
有消息说,韩国进出口银行给了80%的低息贷款,年利率才1.2%,还款期长达15年。
但这种“借钱买装备”的做法隐患不小:越南海军为了维护韩国送的护卫舰,每年要多花2000万美元,而现有的6艘“基洛”级潜艇维护费已经占了海军预算的40%,再加上新装备的开销,后续压力不小。
而且K-9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没经过充分验证。
2024年俄乌战争里,韩国给乌克兰的K-9被俄军“柳叶刀”无人机炸了不少,暴露了装甲太薄的问题。
越南国防部显然也知道这事儿,所以合同里加了“实战验证条款”:要是2026年前K-9在冲突中的战损率超过10%,韩国得赔全部货款。
这场看似普通的军购,其实像只“蝴蝶”,正在搅动东南亚的军事格局。
等越南士兵第一次按下K-9的发射按钮时,他们可能没意识到,这一炮不光对准了北方,或许还终结了俄罗斯主导东南亚军火市场的时代。
参考信源:
来源:夏有喃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