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重要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世运会一直为新兴和特色项目提供展示与成长的舞台。武术、龙舟受到关注之余,民众也不禁要问,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秀代表何时能加入奥运项目大家庭?
新华社成都8月14日电 题:走向世界的中华传统运动,能否叩响“奥运之门”?
新华社记者张武岳、孙哲、许仕豪
成都兴隆湖,见证龙舟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世界运动会。尽管10日天降大雨,但难挡观众热情,门票早早售罄,看台人头攒动。
武术赛场同样热闹,中外选手的太极拳动作行云流水,刀术虎虎生风,“猴棍”灵动迅捷……引发观众阵阵欢呼。
作为重要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世运会一直为新兴和特色项目提供展示与成长的舞台。武术、龙舟受到关注之余,民众也不禁要问,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秀代表何时能加入奥运项目大家庭?
世运会期间,记者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他们普遍对此持乐观态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龙舟和武术在国际上的普及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从世运会的奖牌归属就能看出端倪。”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张玉萍说,本届世运会武术套路比赛6枚金牌,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各获2枚,伊朗和马来西亚队各获1枚,有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收获奖牌,“如今赛场竞争极为激烈,武术已经从过去的(中国选手)‘一枝独秀’进入‘百花齐放’的新阶段。”
一个例证是,在武术男子南拳-南棍的角逐中,伊朗选手沙欣·巴尼塔莱比夺冠,文莱选手鲁斯兰名列第二。“我的这套南棍动作,很多中国顶尖选手都不会轻易尝试。”沙欣赛后骄傲地说。
与武术项目显现比从前更均衡的全球竞争相呼应,本届世运会的龙舟赛场也呈现出更强的国际化态势,其奖牌分布更广泛。龙舟项目共吸引捷克、匈牙利、缅甸等12支队伍参赛。全部六枚金牌中,东道主中国队一金未得,印度尼西亚队摘得三金成为最大赢家,乌克兰队收获两金,泰国也有1金入账。
“龙舟在印尼很受欢迎,我们甚至有能载100人的船。”9日,在8人座公开组2000米追逐赛中获得龙舟项目首金后,印尼队教练苏利亚迪·穆罕默德说。
乌克兰队教练科兹洛娃·科瓦连科表示,乌克兰国内有许多地区性的龙舟俱乐部,国家队选材范围很大。此次的参赛队员之一尤里·巴达谢夫斯基在基辅就运营着自己的龙舟俱乐部。他向记者展示了聊天软件中的两个龙舟俱乐部成员群,“其中一个是经常参加训练的成员,我们每两周都要训练三至四次。另一个群中都是普通爱好者,大家都非常喜欢龙舟运动”。
过去20多年来,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吸纳新项目审批十分严苛,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赛事观赏性、转播适配性及举办成本、可持续性等都是能否入奥的重要考量因素。
奥林匹克研究专家、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认为,武术、龙舟入奥之路,不仅是与自己“纵比”,更要与其他竞争项目“横比”。武术和龙舟虽在加速国际化,但其群众基础深度与广度,相比其他一些新兴热门项目,仍有差距。此外,这两个项目的国际比赛体系尚未完全成熟,运动员规模仍有提升空间。
武术与龙舟迈向奥运舞台的步伐正在加速。武术已确认进入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这无疑是继世运会亮相后的重要里程碑。张玉萍也透露,已将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设为目标并推进相关工作。龙舟此前也曾作为表演项目,亮相东京奥运会舞台。
不过,无论是武术、龙舟,还是其他志在入奥的传统体育项目,跻身奥运殿堂的意义,不仅在于竞技层面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实现文化价值的广泛传播与共鸣,让世界感受到中华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核。(完)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