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为保障公众健康,漯河市疾控中心特此发布提醒:从佛山、广州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域返回漯河的人员,需在返回后12天内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请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近期,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为保障公众健康,漯河市疾控中心特此发布提醒:从佛山、广州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域返回漯河的人员,需在返回后12天内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请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其典型症状为发热、皮疹、剧烈关节及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可好转,但30%~40%患者的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健康危害较大。
二、基孔肯雅热如何传播?
主要传播途径:该病毒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蚊虫叮咬感染者2~3天后,再叮咬健康人即可导致感染。
其他传播方式:感染者发病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可能通过输血或意外接触其血液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三、基孔肯雅热有哪些临床症状?
感染后潜伏期为1~12天(多数3~7天),常见症状包括:
突发高热,伴剧烈关节疼痛(累及手腕、脚踝等小关节,或膝、肩等大关节,严重时影响行动);头痛、肌肉痛、关节肿胀、皮疹、恶心、疲劳等;少数可出现眼部、心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症状与登革热、寨卡病毒感染相似,易被误诊。
重症高风险人群:新生儿(围产期感染)、6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
四、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个人防护:在蚊虫活跃区域,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液、驱蚊贴;室内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用蚊帐。
清除积水(关键!):水培植物每3~5天彻底换水,冲洗容器内壁和根部,或投放灭蚊幼剂;定期清理饮水机水槽、冰箱接水盘等隐蔽处积水;屋顶排水槽、阳台或天台的花盆、废弃瓶罐、泡沫箱等需及时清空或倒扣,储水容器(如水缸)加盖;封堵竹筒、树洞,莲花池可养鱼防蚊;空调冷凝水及时排净,废弃轮胎打孔避免积水,下水井做预防的核心是避免蚊虫叮咬,具体措施包括:
外出时涂抹合格驱蚊剂,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浅色衣物更利于减少蚊虫注意;衣物可使用0.5%氯菊酯处理,增强防蚊效果;居家时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尽量避开蚊虫活跃时段(如清晨、傍晚)在户外逗留。
五、如何做好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链?
(一)个人及家庭防蚊
好防蚊封堵。室内灭蚊:使用合格杀虫气雾剂、蚊香液(盘香);施药时关闭门窗,人员离开30分钟后通风再进入;配合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工具。
(二)公共区域控蚊
社区及公共场所需定期清理垃圾,每周检查并清空各类盛水容器;疫情期间可喷洒杀虫剂杀灭成蚊,对蚊虫停留的容器表面进行药物处理,杀灭幼虫。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需提高警惕,做好防蚊措施。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旅居史,以便早诊断、早处理。
来源:火力咆哮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