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云大25”,种一次可收割3至5年,开启农业种植新纪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4 20:24 2

摘要:厉年以来,水稻种植遵循着“一年一种”的传统模式,农民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购种、育秧、犁田、插秧等繁复工序,劳作艰辛且效率有限。

文/好伴

在三亚的广袤田畴间,一场悄然而深刻的耕作革命正蓬勃兴起。

厉年以来,水稻种植遵循着“一年一种”的传统模式,农民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购种、育秧、犁田、插秧等繁复工序,劳作艰辛且效率有限。

然而,如今一种名为“云大25”的多年生稻打破了这一常规,让水稻如同韭菜般,割过一茬又一茬,无需重新播种即可连续收割三至五年,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曙光。

“云大25”稻种是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团队通过种间远缘杂交与精准分子育种技术,赋予了这种稻种强大的再生能力。

初次栽种后,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农民无需再为购种、育秧、犁田等环节操心,田间管理成为收获的关键。

这一创新,将传统农业中“一年一种”的低效循环,转变为“一次栽种,多年受益”的高效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对于辛勤劳作的耕作者来说,“云大25”带来的价值实实在在、触手可及。

自第二季起,其优势便开始凸显。每亩可节省稻种两三公斤,减少人工投入五六个工日,折算下来成本直降约600元。

这意味着农民从此可以摆脱年复一年重犁深耙与弯腰插秧的繁重劳作,迈向精简劳作环节的轻简化种植时代。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农业生产活动或提升生活品质,真正实现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模式中解放出来。

除了经济效益,“云大25”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年生稻的根系能够深扎土壤,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固定二氧化碳,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悄然改善耕地质量。

同时,免耕模式的推行有效减少了农机燃油消耗与化肥使用。

在过去,大规模的农机作业和过量的化肥投放对土地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云大25”的出现为疲惫的土地提供了宝贵的休养生息机会,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亚作为热带农业创新的重要基地,敏锐地抓住了多年生稻这一关键技术,将其作为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践的突破口。

从开展热带水稻周年生产试验,到推广优质稻机械化种植,再到实施“种粮大礼包”等惠农政策,三亚正全方位挖掘本地粮食产能潜力,为同纬度地区贡献着宝贵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云大25”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国际认可。

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认证为全球首个可商业化多年生粮食作物,其在云南、湖南、广东等多地的推广足迹,充分印证了科技赋能农业的蓬勃力量。

它不仅在国内农业领域引发了变革,也为全球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当“云大25”的嫩苗在南国的暖风中摇曳生姿,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次的飞跃,更是对“粒粒皆辛苦”农耕智慧的深刻重塑。

它让土地得以休养生息,让农民肩头轻省,让粮仓根基永固。

这株“割而复生”的水稻,正以最朴实的生长姿态,在精耕细作中为禾下乘凉梦注入生生不息的科技之光,引领我们迈向更加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农业新时代。

来源:百灵有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