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10小时飞到美国领土,刚下专机就会被捕,俄罗斯民众嗅到杀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4 18:40 2

摘要: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最近美国媒体爆出消息,唐纳德·特朗普和弗拉基米尔·普京要见面,地点选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这可是个美军重镇。时间定在2025年8月15日,就在明天。普京从莫斯科飞过去,得花上10个小时左右,穿越白令海峡,直奔美国本

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最近美国媒体爆出消息,唐纳德·特朗普和弗拉基米尔·普京要见面,地点选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这可是个美军重镇。时间定在2025年8月15日,就在明天。普京从莫斯科飞过去,得花上10个小时左右,穿越白令海峡,直奔美国本土。

这消息一出,俄罗斯国内的社交媒体就炸锅了,好多人直呼这会不会是个陷阱,担心普京一落地就被美军抓起来。毕竟,国际刑事法院在2023年3月17日对普京发了逮捕令,指控他涉嫌把乌克兰儿童转移到俄罗斯。这事儿让俄罗斯民众觉得空气里都透着股杀气,总觉得美国那边不靠谱。

先聊聊这个逮捕令吧。国际刑事法院的指控主要是基于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行动期间的举动,具体说的是强行把几千名儿童从被占区带走,送到俄罗斯家庭安置或教育营地。普京和俄罗斯儿童权利专员玛丽亚·利沃瓦-别洛娃都上了黑名单。这令一发,普京的出行就受限了,他好几年没去过西方国家,因为123个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都有义务逮他。但美国不是成员国,从来不认这个法院的管辖权,所以普京去阿拉斯加理论上不会被抓。白宫那边也明确表态,不会执行这个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还特意强调,这地方选得巧妙,就在两国边上,飞过去方便,还避开了其他潜在风险。

可俄罗斯老百姓不这么想啊。在VK和Telegram这些平台上,帖子满天飞,有人贴出基地的卫星图,标注美军哨所,还模拟场景说普京的伊尔-96专机一着陆,舷梯刚放下来,美军士兵就冲上来围堵。有人回忆起普京上次去美国还是2015年联合国大会,那时候还没这么多事儿。

现在呢,逮捕令挂在那儿,加上特朗普政府总给人捉摸不透的感觉,好多网民直说这像场鸿门宴。甚至有极端言论,担心普京被捕后俄罗斯怎么办,会不会引发更大冲突。俄罗斯媒体也报道了这些担忧,像是塔斯社和俄罗斯今日电视台都提到了民众的焦虑情绪,说大家嗅到杀气,劝普京别去冒险。但官方层面,克里姆林宫倒是挺淡定,普京的助手尤里·乌沙科夫说这地方逻辑上合适,还暗示后续可能有回访俄罗斯的安排。

其实,这会晤的背景得拉到乌克兰冲突上。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西方制裁不断,美国援助乌克兰武器超千亿美元。特朗普上台后,承诺要结束这场战争,他给普京下了最后通牒,说8月8日不答应停火就加码制裁。

可到期那天,没见新制裁,反而公布了阿拉斯加会晤。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说,这是个试探性见面,要谈谈怎么停火,甚至提到可能涉及领土交换,比如俄罗斯占的顿巴斯地区和克里米亚。俄罗斯那边没让步迹象,普京坚持要乌克兰中立化、去军事化和承认俄罗斯控制的区域。泽连斯基马上回击,说任何协议都得尊重乌克兰宪法,不会割地。

俄罗斯民众对这个会晤的反应挺分裂。一方面,有人欢呼,说这是外交胜利,普京没低头就拿到美国邀请,自从2007年普京去缅因州见小布什后,好多年没这种待遇了。克里姆林宫宣传说,这显示俄罗斯影响力还在,特朗普得求着谈。另一方面,担忧逮捕的帖子也不少,尤其在独立媒体和反对派群里。

再深挖点,这事儿反映出俄罗斯社会对普京的复杂心态。他掌权25年,从1999年代理总统到现在,经济上靠石油天然气拉动增长,但制裁让卢布波动大,通胀高。民众生活受影响,征兵令让很多人不安。逮捕令更像个定时炸弹,限制普京出行,他2023年后就没去过巴西、南非这些金砖国家,因为他们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去蒙古2024年9月时,还特意确认他们不会执行令。这次去阿拉斯加,俄罗斯媒体强调是特朗普主动邀约,等于给普京台阶下。但民众杀气的感觉来自历史恩怨,阿拉斯加本来是俄罗斯领土,1867年卖给美国7.2百万美元,现在俄罗斯鹰派偶尔提要收回,特朗普选这儿见面,像是故意戳痛点。

特朗普那边呢,他推美国优先,批评拜登时代援助乌克兰太多钱,说美国纳税人负担重。会晤前,他警告普京不答应停火就有严重后果,可能加二次制裁,针对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但实际行动呢,没见动静,反倒急着见面。分析说,特朗普想速战速决,拿结束战争当政绩,2026年中期选举用得上。普京则拖得起,俄罗斯军队在东部推进缓慢但稳,占了乌克兰20%土地。欧洲领袖们紧张,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梅尔茨打电话给特朗普,说别抛开乌克兰单独谈。

俄罗斯民众的杀气还来自信息不对称。国家媒体控制严,俄罗斯一频道和NTV多播正面新闻,说普京安全无虞,会晤是俄罗斯胜出。但社交平台上,翻墙看西方报道的人知道逮捕令细节,还分享美国国会山骚乱后的特朗普法律麻烦,他自己也面临选举干预和文件案指控,虽因总统豁免暂缓,但形象不稳。民众担心普京被特朗普当棋子用,谈崩了俄罗斯更孤立。

总的来说,这10小时飞行背后是大国博弈。普京去阿拉斯加,不会真被捕,美国法律不支持。但俄罗斯民众的焦虑实打实,源于三年战争、制裁压力和不确定性。会晤结果呢,可能签个临时停火,但领土问题难解,俄罗斯要的太多,乌克兰不让。话说,这事儿提醒大家,国际政治像过山车,民众总得自己辨真假,别光听官方的。普京的专机飞过去,落地后估计就握手拍照,继续谈下去。但杀气散不散,得看谈判桌上的牌怎么出。

最后,普京这趟飞美国领土,10小时航程成焦点。俄罗斯民众嗅到的杀气,是对未来的不安。会晤能不能带回和平,谁知道,但现实是冲突拖三年,双方死伤惨重。希望别白飞一趟。

来源:青山读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