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风“潮玩”方式赋新传统文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4 18:42 1

摘要:随着国产动漫和国产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以cosplay(角色扮演)为代表的“潮玩”新风在年轻群体中迅速升温。他们身着精心打造的服饰,化身动漫或游戏里的角色,在社交平台上吸引目光。近日,记者接触到这一群体,发现这些年轻人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表面模仿,而是更注重挖掘角

天津日报记者 李倩

随着国产动漫和国产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以cosplay(角色扮演)为代表的“潮玩”新风在年轻群体中迅速升温。他们身着精心打造的服饰,化身动漫或游戏里的角色,在社交平台上吸引目光。近日,记者接触到这一群体,发现这些年轻人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表面模仿,而是更注重挖掘角色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妆面道具细节,到历史人物故事,传统文化的根脉被赋予青春表达,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3岁的郑涵是一名cosplay爱好者,她对国产游戏里的人物形象尤其偏爱,其中最满意的作品就是手游《忘川风华录》中的周瑜。“我从小就喜欢读古典名著,尤其欣赏三国时期的周瑜。他文武双全,又有雄才大略,但在一些影视剧和民间传说里,却被塑造成气量狭小的形象。”郑涵说,“我希望借助游戏角色,发挥自己在妆造与摄影方面的特长,把这个历史角色带到现实中,吸引更多人去了解他,进而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了这份理想,她对比研究了不同游戏、动漫里的周瑜形象,甚至专门学了古琴与剑术,只为让拍摄更显真实。“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走进角色内心,更好地还原人物。”郑涵说。

同为“00后”的解凌茱也对cosplay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更成了一名职业coser(扮演角色的人)。因对诗词的热爱,她格外喜欢游戏《王者荣耀》中的李白。“游戏里引用了很多李白的诗句,比如‘将进酒,杯莫停’等”。解凌茱说:“游戏中的李白,既是潇洒剑客,也是浪漫诗人,一袭白色长衫,气质脱俗,形象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我们通过妆造‘化身’成李白,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藏在典籍中的诗韵与柔情,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容易被大众领会。”

相较于两位“00后”,“85后”梁雁路是一位“资深”玩家,她对于融入国风元素的cosplay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梁雁路自幼喜爱绘画,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之后曾赴海外留学。“在国外,我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艺术,更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她回忆说,在留学期间的毕业演出中,她搭建“虚拟京剧院”,扮演杨贵妃,将国粹的浪漫与现代艺术相融合,让外国友人进一步读懂了东方美学的底蕴。

回国后,梁雁路在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任教,成为动画专业的一名教师。她长期从事国风艺术创作与教学,相关教学成果多次在校内外获得认可。梁雁路创造性地将深耕多年的国风cosplay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比如,选取游戏《黑神话:悟空》、动画电影“哪吒”系列等作品中的经典角色作为教学载体,通过解析这些角色的服饰细节、肢体语言与精神内核,带领学生在具象化的表演实践中理解忠勇、仁义、自主等核心价值与人格力量。“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潮玩’引导他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让‘00后’在潮流与传统的碰撞中,真正成为文化的继承者与创新者。”梁雁路说道。

在教书育人之余,梁雁路经常将自己的cosplay作品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与更多人分享这份热爱。红桥区桃花节上,她提出了“十二花神”的创意。“从挑选模特,到设计服饰、妆容与道具,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打磨,既要实现以创意带动文旅,又要营造出国泰民安的美好氛围。”梁雁路说。

记者手记

与这些年轻人接触时,总被一种鲜活的力量深深打动。当潮玩与传统碰撞出热爱的火花,年轻一代愿意静下心来,反复琢磨服饰纹样里的岁月故事,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微表情,潜心解锁角色背后的文化密码……这种发自内心的靠近,更具有难以替代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文化,从来不只是博物馆里静静陈列的藏品,也不只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它的生命力,正在于每一代人都能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与它温柔相遇、深刻相知,再带着这份共鸣,走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