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兴区教育体育局群众服务中心内,一对母子紧握崭新的贷款受理证明,笑容里卸下了沉重的负担。这是记者近日在采访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发放情况时看到的情景。据悉,仅复兴区今年已受理首贷申请97笔,将助力97个学子实现梦想。
复兴区教育体育局群众服务中心内,一对母子紧握崭新的贷款受理证明,笑容里卸下了沉重的负担。这是记者近日在采访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发放情况时看到的情景。据悉,仅复兴区今年已受理首贷申请97笔,将助力97个学子实现梦想。
据悉,我市2025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集中现场受理工作于7月15日启动,至9月20日结束,有意向申请的学生可前往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部门办理。
学生和家长在办理助学贷款。
现场首贷:一次跑腿轻松办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户口簿和录取通知书,按顺序排队登记。”7月30日,在复兴区教育体育局群众服务中心内,前来咨询办理助学贷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
刚刚拿到河北美术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张圣泽,在母亲的陪伴下认真填写申请表。他拿出事先打印好的申请表,按照工作人员提供的填表模版,认真填写。“我们美术专业学费不低,听说可以走助学贷,我就立刻申请办理,这样能为家庭减少负担。”张圣泽说。
助学贷办理时间集中,涉及学生们的切身利益,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学生“只跑一次”就能办妥首贷,复兴区教体局提前启动了准备工作:梳理办理流程、制作材料清单二维码、开展全员业务培训,还专门设置了“政策咨询岗”解答各类疑问。
“首贷需学生本人与共同借款人(如家长)共同到场,现场核实身份证、户口簿、录取通知书等材料真实性,确保信息准确无
误。”工作人员李燕指着墙上的流程图说,首次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大多对流程不熟悉,工作人员不仅在现场提供指导,还提前通过学校、社区发布了办理指南,把“问题前置”解决。
“必须到户籍地办理,这是很多家长容易混淆的点。”李燕特别强调,近期有不少家长误将“出生地”当作“户籍地”跑了冤枉路,为此他们紧急联系辖区内各中学、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加强宣传。
据了解,今年我市范围内的助学贷款现场办理时间内,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均增设了服务窗口、延长了工作时间。
远程续贷:指尖操作零跑腿
“你好,续贷不用到现场,在家登录系统就能办!”在复兴区教体局群众服务中心咨询热线旁,工作人员正耐心地向一位家长解释续贷政策。与首贷窗口的热闹不同,续贷业务在“线上”开展,实现了从“跑多次”到“零跑腿”的转变。
李燕介绍,学生续贷只需在7月15日至9月20日期间,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s://sls.cdb.com.cn),依次完成身份验证、信息更新、贷款申请及合同网签等步骤,无需再到现场提交材料。
为确保线上办理顺畅,他们提前对系统进行了压力测试,还制作了“续贷操作视频指南”,通过学校群、家长群广泛传播。针对部分不熟悉线上操作的家长,现场专门设置了“线上协助岗”,由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完成操作。
本科生每年最高可贷2万元,在校期间财政全额贴息
“能贷多少?”“什么时候到账?”“毕业后怎么还?”在助学贷款办理现场,这些问题被反复问及。
李燕告诉记者,今年助学贷款政策的“含金量”显著提升,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贷款额度的大幅提高。“本科生生均贷款最大额度从去年的1.6万元/学年,提高到2万元/学年,研究生更是提高到2.5万元/学年,这对于学费上涨的民办高校学生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正在为大二学生办理续贷的李浩天家长算起了账:“孩子读的是民办本科,学费一年1.8万元,以前贷款1.6万元不够,还得自己补2000元。今年贷2万元,扣除学费后还能剩2000元当生活费,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据了解,此次额度调整是国家根据近年来教育成本变化作出的针对性调整,旨在全面覆盖学费、住宿费及基本生活费,真正实现“应贷尽贷”。
贷款到账时间同样牵动人心。“贷款资金每年11月至12月到账,由学校直接扣划学费和住宿费,剩余部分会打到学生的银行账户作为生活费。”李燕解释道,为让家长安心,他们会在贷款申请通过后发送短信提醒,到账后也会及时告知学生,避免因信息不畅产生焦虑。
更让学子暖心的是还款政策的“温情设计”。“在校期间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五年内只需还利息,不用还本金。”面对家长们关于还款的疑问,李燕详细解读政策:学生在校读书期间,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无需个人支付;毕业之后,政策设置了五年“缓冲期”,在此期间只需偿还利息,本金偿还从第六年开始,有效缓解了毕业生初入职场的经济压力。
“孩子刚毕业工资肯定不高,五年缓冲期能让他轻装上阵,不用为还款发愁。”一位家长感慨道。“这最长可达22年的贷款期限和5年的还本宽限期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完成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周期,体现了政策的长期关怀。”李燕补充道。
这种全周期的政策护航,不仅解决了求学期间的经济困难,更传递了对青年发展的长远关怀。数据显示,复兴区7月份共受理416笔合同,其中首贷申请97笔,远程续贷319笔,线上办理率达100%。
新闻超链接
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并在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系统备案有效)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含预科生)发放的贷款。
本报记者赵鸿粼 通讯员靳淞元/文
记者赵鸿粼/影
来源:邯郸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