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海西新药”)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这是继今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公司第二次向港股发起冲刺。
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日前,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海西新药”)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这是继今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公司第二次向港股发起冲刺。
IPO日报注意到,海西新药曾在2022年11 月向福建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接受海通证券辅导,筹备在深交所上市,但在2024年8月终止A股上市计划转道港交所。
海西新药近三年营收年复合增长高达48.4%,业绩表现亮眼。
AI制图
学霸夫妻创业
2012年,在国有股东大同创业、福州投资、华侨实业的支持下,康心汕和其配偶Feng Yan共同创办了海西新药。
康心汕和Feng Yan是医药研发界的一对学霸夫妻。康心汕于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随后赴海外留学,在1999年1月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PTC Therapeutics(纳斯达克上市公司)、BioPredict、贝达药业,也曾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任职。
Feng Yan曾于2002年8月获得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与物理硕士学位,也曾在2009年加入耶鲁大学医学院担任研究经理,如今在制药行业有超过22年经验。
2008年,康心汕回国任职,并在2012年3月,和福建省三大国有资产平台大同创业、福州投资及华侨实业联合成立了海西新药。其中,康心汕持股25%,大同创业、福州投资、华侨实业各自持股37.5%、25%、12.5%。
随着后续股权变动,康心汕的持股目前降至18.97%,Feng Yan持股14.76%,雇员持股平台泰瑞和投资持有7.44%,三者合共持股41.17%,是公司的控股股东。
此外,福建国资委通过华兴创业、福建医药集团分别持股10.42%、3.45%,共间接持股13.87%;福州市财政局通过福州创投持股6.96%。
业绩亮眼
作为背负福建省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振兴使命的公司之一,海西新药成立十三年以来,已经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及管线,已商业化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炎症疾病的仿制药。
截至2025年7月28日,海西新药已就14款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当中4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计划、4款入选省级带量采购计划 ),此外,还有五款处于ANDA(简化新药申请)阶段,关于癫痫、高血压、电解质补充、脑功能障碍及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以及轻度至重度疼痛的在研仿制药,预计将于2025年或2026年获得上市批准。
招股书显示,海西新药已建立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的管线,已建立一个包括36项专利的全球专利组合,其中包括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约30个欧洲国家等海外司法管辖区获得的17项专利。
海西新药正在福州建设自有制造设施,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公司已于2024年12 月取得由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正在安装多条设计年产能达20亿口服固体制剂药片及胶囊的生产线。海西新药取得的业绩也很亮眼。
2022年-2024年和2025年1月-5月(下称“报告期”),海西新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2亿、3.17亿、4.67亿、2.4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9亿、1.17亿、1.36亿、0.9亿元。
从营收来看,海西新药2022年-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8.4%,即使是净利润,近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也达到40.4%。公司近年的净利率维持在30%左右,毛利率连续三年超81%,今年五个月更是增高至84%,表现不可谓不亮眼。
但是,这样一家毛利率高达81%以上的公司现金流却似乎没有同样亮眼。
截至2025年5月31日,海西新药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4625.9万元,它和行业龙头相比明显“不足体量”,上市或比较迫切。从募资用途来看,海西新药将把募集资金用于持续投资于研发,以推进公司管线中的在研药物并丰富产品组合,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及寻求合作机会,用于增强公司的商业化能力及扩大市场影响力,用于改善和优化公司的研发和生产系统,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记者 王莹
文字编辑 吴鸣洲
版面编辑 佘诗婕
责任编辑 光云
IPO日报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按下“分享”,给我一点动力吧
来源:IPO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