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力量与基层需求相遇,生长出无限可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4 12:01 2

摘要:“今天预计会有20多位患者。”8月1日早上8点,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康复室里,24岁的中医康复技师陈泓全一边把消毒好的银针放进竹制针盒,提前给医生做好准备工作,一边向记者介绍。银针“叮当”,是他每天开工的第一声“闹钟”。

“今天预计会有20多位患者。”8月1日早上8点,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康复室里,24岁的中医康复技师陈泓全一边把消毒好的银针放进竹制针盒,提前给医生做好准备工作,一边向记者介绍。银针“叮当”,是他每天开工的第一声“闹钟”。

在武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像陈泓全这样的00后医务工作者逐渐增多。年轻力量的不断注入,为社区卫生服务带来新的活力。

这群年轻人为何选择去基层当医生?

这里能更快独当一面

“这么年轻,能看好病?”“年轻人吃不了苦,估计干不久!”对初到基层的00后而言,患者的质疑是上岗第一课。

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年入职的陈泓全和沈梅梅,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贵州,都是标准的00后。

“起初听到质疑,心里肯定不好受,但患者上门了,就得拿出真本领。” 沈梅梅的话中透着韧劲。说起上岗第一课,她总是想起陈奶奶。陈奶奶因手腕骨折术后韧带粘连,疼得连水杯都握不住,却还惦记着要和孙女完成一场四手联弹的演出。沈梅梅第一周用理疗加手法松解,效果并不明显。她没放弃,和带教老师讨论治疗方案后第二周调整手法力度,第三周增加康复训练频率。一个月后,陈奶奶的手腕不仅能活动自如,还真和孙女如愿完成了演出。“她特意把演奏视频发给我,说‘多亏了你这小姑娘’。” 沈梅梅提起这事,嘴角忍不住上扬。

问及选择基层的原因,这些年轻人的答案朴素却真诚。“比起三甲医院,这里能更快独当一面。” 陈泓全说。社区患者病种杂,多是常见病、慢性病,恰恰能锻炼综合能力——入职刚满一年,他就拿到了中医康复理疗师资格证。

这股年轻力量的涌入,也恰好填补了基层的人才缺口。近两年来,20余名00后医务工作者加入硚口区7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2025年1月,湖北省通过“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累计配备1.15万名村医,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目标,其中,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累计培养本科层次毕业生1800人。

“国家推进分级诊疗,要实现‘小病社区治、慢病社区管’,人才是关键。”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王燕解释,“社区能给年轻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加上政策对基层医疗的倾斜,自然成了吸引他们的磁场。”

他们如何赢得老人患者们的信任?

情感弥合代际断层

基层用人,向来是“到岗即战”。“我从不把他们当孩子,工作中就是并肩作战的伙伴。”王燕说。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敏锐与共情力,让基层医疗多了弹性与温度。

中心另一位00后中医康复技师沈蕙悦,是个“短视频达人”。一次刷到温针治疗膝关节炎的视频,她立刻想到常来复诊的刘婆婆——老人膝盖疼了半年,贴膏药嫌痒,针灸怕疼,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

“您看这温针,在针尾燃艾条,热度慢慢渗进去,会不会比普通针灸温和?”第二天一上班,她就拿着视频找科主任探讨并得到了认可。第一次治疗结束,刘婆婆扶着桌子走了两步,笑道:“这热乎劲儿往骨头里钻,真不疼!”王燕看得欣慰:“这些年轻人比他们的前辈多了项‘制胜法宝’。”

面对社区老龄患者多的现状,00后用自身的热情和自带的“隔代亲”体质,打开了代际沟通的门。刘婆婆膝盖好转后,盛夏里总爱往中心跑,“家里就我一人,来这儿听你们说说话。”见着沈蕙悦从诊室出来,还会跟她唠家常,像关心自家晚辈一样。

“其实我们好多实践机会,也是老人们给的。”沈蕙悦常怀感激,“他们包容我们的不熟练,愿意给我们试错的空间。”这些00后在基层医疗岗位上做细做实,让“健康守门人”的日常,多些烟火气。

为了让人才在基层能干得好,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着力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每年投入1300万元对1000余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开展在岗业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在慢性病管理、中医适宜技术、急危重症识别转诊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如何留得住?

优质资源支撑的同时,还要有政策的兜底

“多亏了瞿迁医生,她的针灸技术真是神奇,治好了困扰我多年的耳鸣!”在硚口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里,患者胡爷爷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口中的瞿迁医生是硚口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位中医针灸师,她与中心其他三位青年中医,被辖区居民合称为“四小天鹅”。

这个被居民称为“家门口中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岐黄学者、名医大咖“请进门”定期坐诊,更通过组建名医工作室,让年轻人跟着名家学真本事。“不光要引进人,更要把技术留下。” 中心主任高莹欣说。

在名医工作室里,新老中医“同把一人脉,各开一张方”是常态。这样“沉浸式”带教,让年轻医生成长飞快:“四小天鹅”中的李昊,还在武汉市中医药技能大赛中拿了冠军。“在基层只要肯钻研,成长路径一样清晰。”李昊说,这份确定性让他对未来有了底气。

优质资源支撑的同时,还要有政策的兜底。2020年以来,湖北省共拿出1万名基层卫生事业单位编制,重点招聘基层急需紧缺的中医、康复、护理等专技人员。并构建起从副高到中初级、从评审到聘用、从能力评价到职业发展的全链条激励机制,有效破解了基层卫生人才“评职称难、留不住”的痛点,让待遇保障也有了政策兜底。

在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医师贺海艳眼中,基层医疗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把服务做进居民心里”的初心。当青春力量与基层需求相遇,生长出的不仅是年轻医生的成长轨迹,更是社区健康服务的新可能。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2027年,这一领域将取得突破

8月17日,硚口VS江汉,购票信息→

“汉正五百年 货到汉口活”——硚口区举办2025汉正街转型发展暨汉正街·武汉国际时装周新闻通气会

分享

收藏

在看

来源:硚口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