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琅琊新闻网讯临沂市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紧紧围绕“稳面积、增总产、提单产”的目标,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从秋种抓起、从关键技术抓起,全力抓好夏粮稳产增产各项工作,实现了夏粮丰产丰收。国家统计局临沂调查队
琅琊新闻网讯 临沂市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紧紧围绕“稳面积、增总产、提单产”的目标,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从秋种抓起、从关键技术抓起,全力抓好夏粮稳产增产各项工作,实现了夏粮丰产丰收。国家统计局临沂调查队近日公布2025年夏粮产量数据:全市夏粮播种面积439.27万亩,较上年增加0.13万亩;总产37.65亿斤,增0.26亿斤;平均亩产856斤,较去年提高4.62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为这座农业大市端稳“饭碗”增添了厚重的底气。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一套贯穿粮食生产全链条的坚实举措。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年初便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先后印发《临沂市春季抗旱保产工作方案》《关于切实做好2025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建立起高效的市县联动抗旱机制,将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压实到县区,责任到人,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丰收的根基在秋种。去年秋播,我市精准发力,确保“起跑”稳健。农业农村部门印发的《全市秋收秋种关键技术指导意见》成为行动指南,全市小麦播期虽较往年推迟3天,但适期播种面积比例高达78%,有效规避了旺长风险。天时也眷顾,秋种期间全市平均降雨58.7毫米,远超常年水平,为足墒播种创造了难得条件。更关键的是良种良法的配套发力:257.6万亩小麦实现统一供种,403.7万亩完成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249.1万亩推广宽幅精播技术,203.4万亩落实播前播后双镇压,高质量播种面积达250.9万亩。每一组数字,都是科技力量赋能田间地头的见证。
麦苗返青后,精细化的管理从未松懈。全市各级农技人员的身影活跃在阡陌之间,4.27万人次深入一线,送上110余场专家讲座、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4万余份通俗易懂的“明白纸”飞入农家。针对病虫害威胁,全市精准实施“一喷三防”作业442.5万亩次,对条锈病、赤霉病等展开有效狙击,保障了灌浆期的顺利推进,为产量提升构筑起坚实防线。
今年“三夏”期间,围绕“颗粒归仓、种足种好”的目标,全市上下高效运转。市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与紧急通知,建立起极端天气应急联动机制。7个“三夏”工作组更是直插一线,分片包干,驻点服务,督导协调解决生产难题,确保了夏收夏种高效顺畅衔接。
仓廪实,步履坚。站在夏粮丰收的新起点上,我市已将目光投向秋粮战场。当前,全市正紧锣密鼓聚焦秋粮作物田间管理,一手抓单产提升促增产,一手抓抗旱防涝减损失,积极推进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秋粮“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沂蒙粮仓基石持续注入动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鹏 通讯员 王鹏鹏
来源:鲁南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