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 南昌师范学院物电学子以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4 11:21 1

摘要:盛夏七月,南昌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赣鄱赤焰”实践队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为主题,走进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在军旗升起之地开展“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同学们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科技激活历史记忆,以宣讲赓续红色血脉,以研讨凝聚奋

盛夏七月,南昌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赣鄱赤焰”实践队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为主题,走进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在军旗升起之地开展“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同学们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科技激活历史记忆,以宣讲赓续红色血脉,以研讨凝聚奋进力量,在追溯峥嵘岁月中坚定强国之志,在创新传承中践行青春使命。

走进历史:重温峥嵘岁月

踏入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名为《一代英豪》的人物雕像,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五位起义领导人的英姿飒爽,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从“危难中奋起”到“伟大的决策”,从“打响第一枪”到“光辉历程”,“赣鄱赤焰”实践队成员沿着展厅脉络,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影像、一段段复原场景,重温1927年那个风云激荡的夜晚。这些斑驳的武器、泛黄的文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先辈们信仰的具象化。

沉浸体验:感悟红色精神

在纪念馆的陈列大楼内,不仅有传统的文物展示,还有许多现代化的多媒体场景。实践队成员们通过观看模拟战斗场景、聆听历史录音等方式,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了南昌起义的激烈与艰难。当看到那些年轻的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为了心中的信仰不惜牺牲一切时,许多同学的眼眶湿润了。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大家深刻理解了“八一精神”中蕴含的“忠于信仰”“听党指挥”“敢于斗争”“百折不挠”“为民奋斗”等精神内涵。这些精神,不仅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传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

青春誓言:让信仰接力前行

活动尾声,全体队员面向团旗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铿锵誓言在历史长廊回响,更在心中扎根。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八一精神”转化为科技报国的强大动力,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研讨深化:在讲述中凝聚共识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并未止步于“看”,更深化于“讲”与“研”。队员们分组围坐,展开热烈的专题研讨。同学们结合实物史料,将参观中感触最深的故事片段进行分享与再讲述。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在交流中被重温、被铭记,“讲红色故事”的过程极大地加深了学子们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情感共鸣。同时,队员们还通过查阅史料等方式,结合参观实践与分组研讨成果,精心撰写了聚焦红色文化创新传播路径与实践成效的调研报告。

科技赋能:传承红色基因

“赣鄱赤焰”实践队充分发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专业优势,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制作了一系列红色电子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对革命历史的创新表达,也是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牢记嘱托强国有我”的生动体现。通过科技手段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物电学子正以青春之力推动红色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纪念馆的序厅到尾厅,物电学院的学子们以独特眼光洞察历史,用创新理念唤醒记忆,以青春誓言回应使命。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感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八一精神”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新生,让青春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绽放绚丽光芒。

来源:中新媒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