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被击毙前精神失常,参谋长回忆:他常醉酒,还搂着护士跳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3 20:04 1

摘要:邱清泉,人送外号“邱疯子”,这个外号的由来其实挺感人的,南京保卫战后,他听说日本人在南京屠杀了几十万同胞,就感到非常气愤,后来每次跟日军打仗,就跟发了疯似的,暴躁狂妄、猛打猛冲,打得日本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邱清泉,人送外号“邱疯子”,这个外号的由来其实挺感人的,南京保卫战后,他听说日本人在南京屠杀了几十万同胞,就感到非常气愤,后来每次跟日军打仗,就跟发了疯似的,暴躁狂妄、猛打猛冲,打得日本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在抗日战场,邱清泉可以称为英雄,他战功显赫、彪炳史册,但他明显跟错了人,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参与,替蒋介石卖命,结果屡战屡败,还被蒋介石坑惨,直至被解放军击毙。

邱清泉长期担任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军长和“王牌兵团”第二兵团司令长官,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他既有着对蒋介石的愚忠,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求生欲,所以在面对解放军团团围困时,竟然精神崩溃了。

据清泉的参谋长回忆,第2兵团被围困在陈官庄地区后,邱清泉精神萎靡,整日对着作战地图自言自语,乱画一气,却又突然扔掉笔。

看到院子里有一棵独树,邱清泉的迷信劲上来了,认为四周有一木,不就是“困”字吗,便命人砍去这棵树,认为这样自己就能脱困。

被击毙前一段时间,邱清泉彻底崩溃了,他开始麻痹自己,喝了大量的酒,极少跳舞的他,却搂着护士一直跳尬舞,又在听《贵妃醉酒》的时候流下眼泪。

兵团被围,邱清泉不知所措,到了最后时刻,他却突然清醒,打算逃出重围,却莫名其妙地被解放军打成了筛子。

01

邱清泉是浙江人,与蒋介石算半个同乡,他年轻时勤学苦读,学习成绩非常好,曾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高等小学。

1924年,邱清泉考入黄埔二期工兵科,毕业后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因战功显赫、才能卓越而受到蒋介石器重,一路升迁至少将处长。

1934年,蒋介石打算选拔一批将领赴德国学习军事,邱清泉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后进入柏林陆军大学学习,193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后即成为蒋介石的铁杆亲信,被任命为中央教导总队参谋长。

中央教导总队是全德械部队,教官、顾问也是清一色德国人,战斗力强、战术水平高,被誉为“蒋介石的铁卫队”。

抗战爆发后,中央教导总队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邱清泉表现英勇。

南京失守前,国民党军打算放弃南京,邱清泉让总队长桂永清先走,自己则留了下来,在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这才侥幸从南京逃出。

据说,邱清泉在南京期间,目睹了日本屠杀中国军民的过程,他本人更是几次差点被杀死,还在屠杀结束后被日军拉去修筑坑道20多天。

正是因为这一经历,齐清泉恨死了日本人,发誓要报仇雪恨,此后每次与日军打仗,他都跟发了疯似的发起进攻,打得日本人满地找牙。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邱清泉逃出魔掌后,就被任命为第200师副师长,师长杜聿明。

此后,邱清泉参加了兰封会战和信阳作战,战后第200师扩编为第五军,杜聿明为军长,他任第五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少将师长。

经过一段时间整训,第五军因人员素质高、装备精良而成为国民党军王牌部队,尤以新编第二十二师战斗力最强,当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检阅组对第五军的评定为:

第五军居西南各军第一,新二十二师又为第五军第一.....新编二十二师训练优良,军纪良好。该师邱师长清泉,爱士兵如兄弟......部队团结力固,战斗力强......

1939年年底至1940年年初,第五军作为主力部队参加了昆仑关战役,面对号称日军最强战力的板垣师团,第五军打出了气势,一战击毙日军4000余人,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第10联队队长木吉之助及42联队队长塘田元被击毙,第12旅团班长及军官死亡率更是达85%以上。

战后,日军也不得不承认,“在昆仑关上,蒋军比任何方面空前英勇,值得我军表示敬意!”

此战过后,邱清泉名声大噪,被授予四等宝鼎勋章,晋升为少将副军长。

02

1943年,第五军扩编为第五集团军,杜聿明为总司令,邱清泉则担任第五军军长,对从缅甸返回的部队进行整顿,使得第五军战力迅速恢复,不久率部参加缅北滇西反攻作战,为击败日军、打通滇缅公路立下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爆发后,邱清泉被委以重任,多次率部与刘邓大军及陈粟大军作战,显然战功显赫,但他的表现跟抗战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这一点,粟裕在回忆录中曾说:

第五军邱清泉,一直是华野寻歼的对象。五军战斗力比七十四师稍差,与十八军不相上下,各有所长。邱清泉好打滑头仗,跟友邻关系不好。这次解决他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

粟裕指出了邱清泉的两大特点:一是打仗狡猾,二是人缘很差。

早在抗战时期,就有很多人不喜欢邱清泉,比如蒋介石曾打算让他担任驻印军军长,但陈诚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他性情粗犷,不堪大任。

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刘峙系统的多数将领都不喜欢邱清泉,尤其是黄百韬,淮海战役时邱清泉和李弥都去救援,他却选择李弥靠近自己,而不是邱清泉。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喜欢邱清泉?

这就与邱清泉的性格有关了,据说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脾气大、性子急,而且很固执,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也听不得坏话,他还仗着自己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尤其是黄百韬这些非嫡系将领,更是入不了他的眼。

邱清泉还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战场上打仗狡猾,善于保存实力。

比如在1948年豫东战役中,邱清泉坐视区寿年被围攻而不救援,等到区寿年战败被俘,他这才假装去支援,以免被追究责任。

走到半路上,邱清泉被解放军挡住去路,刚好这时黄百韬被围在商丘的消息传来,蒋介石担心他不救援,便亲自给他下达手令:

龙王店已于今晨拂晓失守,区寿年、沈澄年二同志若非阵亡,即已被俘。瞻念前途,深堪浩叹!弟为中原主力,与友军相处,不解围,不互救,殊堪痛恨!兹限于两日内东向驰援黄伯韬,达成任务,则可将功免罪矣。

蒋介石直言不讳地说,他很痛恨邱清泉不救区寿年,但同时又说,只要邱清泉救援黄百韬,就可将功赎罪。

邱清泉无奈之下只得出兵,但只派出小股部队,主力则绕道北进,要不是解放军主动撤走,黄维就完蛋了。

事后,蒋介石对邱清泉提出申诫,邱清泉还觉得自己受了大委屈,竟然愤然请假回乡,敢跟蒋介石这样叫板的人,国军之中恐怕没几个,蒋介石对他是又爱又恨。

03

邱清泉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他对蒋介石足够忠心。

1948年9月,邱清泉还在老家享受天伦之乐时,蒋介石突然派人传去消息:第五军扩编为第二兵团,由他担任代理司令官。

这让邱清泉大受感动,自己犯了这么大的错,蒋介石不惩罚也就算了,还给自己升职加薪,他便马上收拾行李,临行前对家人说,“我与共匪拼命去!”

但是,邱清泉的运气很不好,之后再也没打过胜仗。

邱清泉的第一个任务是率第二兵团救援济南,但走到商丘一带,济南就丢失了,如此形势对国民党军就十分不利了。

不久,蒋介石制定“守江必守淮”的计划,将邱清泉调往徐州一带,正式任命他为中将司令官。

第二兵团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下辖第五、第七十、第七十四、第十二军、骑兵第一旅,以及新四十四师,总兵力达到12万人。

一个军团有两个王牌军,且都是全部美械装备,这样的战斗力在整个国军当中都是罕见的,可见蒋介石对邱清泉是何等喜爱和重用。

淮海战役爆发前,邱清泉斗志高扬,对参谋长李汉萍说,“马上就要与共军决战了,我打算明天召集全体官兵宣誓。”

为此,邱清泉还亲自草拟了宣言,其中一段话是:

不逃跑,受伤不退,被俘不屈,如有违背誓言,天诛地灭,雷打火烧……男盗女娼。红炮子穿心。

邱清泉不知道的是,从“红炮子穿心”到真正被打穿,他只花了不到三个月。

宣誓当天,邱清泉特意找到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训话,还叫来昆仑京剧团表演京剧,刘峙很明显不给他面子,竟然点了“春香闹学”这出言情戏,简直大煞风景,他也只得苦笑。

还没开打,国军内部就出乱子了,焉有不败的道理。

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黄百韬兵团首先被包围在碾庄一带,邱清泉率第二兵团和第十三兵团四个军救援,却遭到解放军四个纵队的阻击,不久黄百韬兵团10万人就被全歼。

25日,黄维兵团又被围困在双堆集,杜聿明与邱清泉等人一商量,决定放弃徐州,撤退到淮河袭击解放军侧背,以解黄维之围。

29日,困守徐州的三个兵团开始大撤退,邱清泉走到半路上,得知第45师在后侧被晋冀鲁豫解放军包围在襄山庙,当即下令停止前进,派46师去解围。

李汉萍是个明白人,知道邱清泉这么做有问题,便劝邱清泉说:

如果命令大军就地停止,派部队增援,反成为主力掩护‘掩护部队’,岂不正中敌人之计,将来必然会同黄百韬一样,被敌人重重包围,造成全军覆没。

邱清泉却回答说:“牺牲别人可以,但我的部队不行!”他坚持停下来救援45师。

在停留的两天时间里,邱清泉虽然救出了45师,但去路也被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切断,恰好这时蒋介石下达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全力救援黄维兵团!

是走是留,邱清泉与杜聿明、陈冰、孙元良、李弥等人发生了争执,多数人表示应该撤走,只有他表示要坚决执行命令,杜聿明只好同意。

他们不知道的是,解放军大部队已经围上来了,邱清泉率部向南进攻时,遭到顽强阻击,只得回到陈官庄与杜聿明汇商议对策。

04

很快,陈官庄就被解放军团团围困,邱清泉知道很难冲出去了,便对杜聿明说:

西面、南面的敌人阵地重重,无法全军突围;如果自我毁灭,如何对得住老头子?

杜聿明表示赞同,放弃了突围的想法,孙元良却不信邪,当晚就组织第十六兵团进行突围,结果兵团被全歼。

邱清泉感到很伤感,便组织四个军向南发起进攻,投入了大量炮兵和战车,还有空军掩护,依然没能冲出去。

不久,解放军便向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发起猛烈进攻,邱、李两部被压缩在陈官庄一带的几个小村庄。

早在撤离徐州前,邱清泉就对杜聿明说,“要撤就不能打”,“要打就不能撤”,可他的致命失误和蒋介石的命令,让大军错过了最佳逃走时机,结果被解放军团团围困。

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全歼的消息传来,邱清泉意识到自己也已穷途末路,便十分悲观,迷信的他还砍掉了院子里的一棵树,而且专门拉来杜聿明下命令,因为有人对他说,只有主将下命令砍树,脱困之事才能应验。

此后几天,邱清泉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先是组织了几次突围,失败之后又向李汉萍抱怨,说中国人明知道这仗不能打却还要打,这是为什么?

当李汉萍对形势表达悲观时,邱清泉却又说:“何必这样悲观,几十万大军即便被击溃,总有漏网之鱼,难道我们就不能出去吗?更何况,即便我们败了,还能去大别山打游击。”

16日,解放军停止进攻,毛主席亲笔书写《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劝降名单中,杜聿明排在第一位,邱清泉则排到第二位。

淮海战役前,粟裕就向毛主席立下军令状,务必消灭邱清泉第二兵团,尤其是第五军等国军主力部队,可见邱清泉很受我军重视,是重点打击对象。

但是,邱清泉十分顽固,陈毅写的劝降信被送到陈官庄时被他发现,他竟然撕掉信件,等陈毅的第二封信送到杜聿明手上,杜聿明征求他意见时,他却说,“向共产党投降,还有什么骨气!”

邱清泉还下令,谁再敢传递劝降信,就一律枪毙!

邱清泉自身不保,却仍然愚忠于蒋介石,只能说他对活下来还抱有一丝幻想。

05

12月19日,天空突然下起大雪,天气变得异常寒冷。

这一天,国民党空中支援全部停止,陈官庄的通信也被切断,内无粮草、外无援助,国民党军陷入空前绝境。

更要命的是,向解放军投降的官兵越来越多,邱清泉枪毙了不少人,却依然无法阻止。

到这个时候,邱清泉才意识到,自己死期将至,逃出去是不可能的,便指定了自己死后的指挥官人选。

那段时间,邱清泉精神恍惚,经常自言自语,曾对人说,“我今年48岁,什么都看过也玩过,这辈子值了!”

其实,邱清泉已经被死亡阴霾所笼罩,他做的事和说的话,都是在自我麻痹罢了。

元旦前后,天气逐渐转晴,邱清泉认为解放军即将发起总攻,自己死在眉睫,便更加悲观,情绪坏到了极点。

李汉萍回忆说,邱清泉被击毙前,精神已经失常,一连几天都喝醉,还经常搂着护士跳舞,甚至带着护士到各军喝酒跳舞,他原本不擅长跳舞,那舞姿看起来很奇怪,动作很大,显得很扭曲。

每次喝酒跳舞回来,邱清泉就倒头大睡,啥事也不管,可见其心理防线已经被彻底击溃。

1月6日,解放军开始总攻,第二兵团不断有部队被歼灭,邱清泉看着部队一泻千里,便整天垂头丧气,坐在作战地图前喃喃自语,说什么“真正崩溃了”之类的话。

至1月10日,第二兵团大部被歼,解放军开始攻打司令部,邱清泉便下令各部队自行突围,他则与第五军军长熊笑三一起威胁杜聿明下令突围,杜聿明答应后,两人便各自逃命去了。

在逃走的一路上,到时都是炮声和枪声,还时不时抛出一对解放军,邱清泉身经百战,却第一次如此直观地面对死亡,竟然被吓得精神失常,边跑边喊,“共产党来了!”

邱清泉跑到张庙堂西南四百米处时,遇到了解放军在这里设置的阻击阵地,一阵机枪扫射之后,他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事后,解放军清理战场,才发现邱清泉被打死了,身上足足有七个枪眼,被打成了筛子。

解放军原本是要活捉邱清泉的,却意外将其打死,这位国军高级将领如此死法,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邱清泉选择投降,我想以他抗日的贡献及所处的位置,在经历改造后,必定能像其他国军将领一样受到优待。

邱清泉之所以会在被击毙前精神失常,笔者想是因为他内心矛盾和恐惧所致,他既想为蒋介石尽忠到底,又顾忌个人生命,还舍不得自己的部队受损,眼看着将士们一个个倒下,他在如何选择中迷失自我,又在直面死亡时无法接受,结果丢魂落魄、精神崩溃,在逃走时被乱抢所杀。

来源:围炉煮酒话春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