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在饱餐之后往往感觉胃口大开,饭量似乎也随之增长;而减少进食次数,又似乎能轻松让饭量缩减。所以有人就说:吃的越多,胃就越大。
流言
“吃的越多,胃就会越大”
人们在饱餐之后往往感觉胃口大开,饭量似乎也随之增长;而减少进食次数,又似乎能轻松让饭量缩减。所以有人就说:吃的越多,胃就越大。
流言分析
其实,并非如此。
胃的扩张并非无限制。当食物被消化并排空后,胃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变化是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与饮食量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长期进食量较少并不会使胃的体积减小;同样,短期内大量进食也不会使胃永久性地变大。
今天是 11 月 29日,也是胃癌关爱日。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公众对于饮食习惯与胃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因此身边也会充斥一些新的说法。
比如人们在饱餐之后往往感觉胃口大开,饭量似乎也随之增长;而减少进食次数,又似乎能轻松让饭量缩减。所以有人就说:吃的越多,胃就越大。吃的少了,胃就会缩水。那这是真的吗?
胃真的会越吃越大吗?
胃,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腹腔内,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形似倒置的梨形囊袋。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胃壁由多层组织构成,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黏膜层密布着大量腺体,负责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以助消化。肌层则负责胃的收缩与舒张,使胃能够根据进食量灵活调整其容量。
胃的主要功能包括接受和储存食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分泌消化液、防御有害物质、运输食物以及排空。
事实上,胃确实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够根据食物的多少进行扩张和收缩。
在空腹状态下,胃的容量相对较小,大约在 50~100 毫升之间。然而,一旦开始进食,胃便会迅速扩展,其容量可迅速增加至 1200~1600 毫升,如大量进食后,胃壁在食物进入后逐渐扩张,胃壁变薄,胃的容量能够达到 2000 毫升左右。
这种容量差异可达近 20 倍。然而,胃的扩张并非无限制。当食物被消化并排空后,胃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变化是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与饮食量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长期进食量较少并不会使胃的体积减小;同样,短期内大量进食也不会使胃永久性地变大。
当食物被消化殆尽,胃确实会恢复到空腹时的形态,呈现出轻微的收缩状态,这时人们往往会感到食欲下降。
但这一现象并非意味着胃真的“缩水”了,而是大脑在调节饥饿感,发出抑制食欲的指令。食欲的大小也并不仅仅取决于胃容量的大小,它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胃肠道的蠕动、消化液的分泌、血糖水平的波动以及大脑皮质之间的神经调节等。因此,节食后食欲的下降,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胃的“缩水”。
有时候,我们感觉胃“越吃越大”,可能并非胃本身发生了改变,而是心理作用在作祟。长期大量进食会使大脑逐渐适应这种进食量,并将其视为正常。因此,即使胃本身没有变大,我们也会感觉需要吃更多的食物才能满足饱腹感。
如何保持胃的健康?
为了克服这种心理作用,我们可以尝试逐渐减少进食量,让大脑逐渐适应新的进食量。同时,做到以下几点,也有助于保持胃部健康。
1.规律饮食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是维护胃健康的基础。每天按时进食,避免饥饿或暴饮暴食。
2.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可以延长进食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感知饱腹感;同时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适量饮水
适量饮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餐前适量饮水可以增加饱腹感;餐后避免立即饮水,以免影响消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4.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这些食物。
5.控制盐分摄入
长期摄入过咸的食物不仅会导致体内钠离子超标,还可能对胃黏膜产生直接刺激,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6.戒烟限酒
抽烟和喝酒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应尽量避免这些不良习惯,以保护胃的健康。
7.减少药物滥用
一些常见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在带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我们必须严格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对胃造成的健康风险。
8.重视公筷公勺
聚餐时忽视公筷公勺的使用容易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应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从源头上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有效预防胃部疾病的发生。
9.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胃部疾病。应定期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确保胃部的健康。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综上所述,“胃是否会越吃越大”其实是一个误解。胃本身并不会因饮食而永久性地改变大小,但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确实会对胃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保持胃的健康和功能,我们应遵循科学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期节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胃部疾病。
照“谣”镜
“胃会越吃越大”这一谣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直观感受误导、心理暗示与习惯影响方面。这一类谣言大多缺乏科学依据,分辨此类谣言的关键在于警惕直观感受的误导,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科学资料、了解人体的相关生理机制来避免被误导。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李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主任医师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黄盘冰 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 内科主任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审校|徐来、林林
来源: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