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神图的汉庭酒店,如何干到全球第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3 15:42 1

摘要:小红书上是清一色的落地窗、水晶灯和看花眼的设计,博主们凹着造型,照片精致得像时尚杂志内页。

作者:万怡

编辑:肖萧潇

小佳划拉着手机屏幕,眉头微蹙。

暑假出游在即,目标城市的酒店攻略看得她眼花缭乱。

小红书上是清一色的落地窗、水晶灯和看花眼的设计,博主们凹着造型,照片精致得像时尚杂志内页。

图注:小红书页面截图

当酒店的“美”,越来越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只为在社交媒体上博取一声喝彩,真正属于“住”的舒适与安心,反而成了稀缺品。

小佳在手机里删删改改,最终在朋友圈敲下一行字:“求推荐住得舒服的酒店,不要都是网红图的那种。”

01

选择与被选择的“踏实感”

"这家泳池对着落地窗,拍出来像在巴厘岛。"

"那家的浴缸在阳台,夜景绝了!"

悬浮浴缸、星空顶、带滑梯的房间。美,是真美。炫,也是真炫。

而某网红民宿凭借“沙漠烛光晚餐”照片刷屏,实地却被曝出帐篷漏水、被子潮湿的荒诞现实。

当精修的神图在社交媒体掀起狂潮,无数用户往往会被那一张张精心雕琢的画面勾动心弦,争相预定。

然而,消费者最终能定格下足以珍藏的人生大片,还是满怀期待而来、满心失望离去,关键就在于商家是否愿意将花在拍图造梗上的巧思,真正倾注到打磨顾客体验的实处。

美团数据显示:这类靠网红话题出圈的酒店,67%开业8个月后入住率直接腰斩。

图注:小红书页面截图

朋友圈很快有小红点弹了出来:“试试汉庭?新升级了4.0,该有的都有。”

带着一丝好奇和朋友的背书,小佳最终预定了汉庭。

她不知道,这个小马招牌背后是覆盖全国1000城、4200家门店与35万间客房的超级网络。

而汉庭排名全球酒店房间数量全球第一的底气,藏在推门而入的踏实感里。

图注:《HOTELS》杂志2024年度酒店品牌客房数量排名

抵达时正是中午,小佳拖着行李箱走进大堂,没有刺眼的霓虹,没有刻意营造的艺术氛围,映入眼帘的是简洁明亮的空间,线条利落。配色是温和的米色与粉蓝色,透着一种家常的暖意。

没有排长队的嘈杂,也没有等待的焦虑。小佳拿出身份证,在机器上一刷,选房、拿房卡,一气呵成。

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安静、高效,对她这个“i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这种一气呵成的便捷,是旅途疲惫时最贴心的尊重,远比一句华丽的欢迎词来得实在。

小佳下意识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一刻的酒店大堂。朋友圈的草稿箱里,文案写了又删。

最终,她发了一张光线柔和的照片,配文简短:“汉庭真好

图注:南京汉庭4.0首店大堂

02

网红赛道之外,“笨功夫”里的真章

一边,是愈演愈烈的“网红化”竞赛。仿佛不弄点打卡墙、不搞个视觉奇观、不在社交媒体上制造爆点,就不配叫酒店。

泳池要加滤镜才够蓝,墙面要贴满标语才够潮,设计风格半年一换,只为跟上瞬息万变的流量密码。

热闹是热闹,喧嚣过后呢?

住客最核心的体验——睡个好觉、洗个热水澡、房间干净无异味——这些基础项,是否在追逐出片率的过程中被稀释了?

另一边,像汉庭这样的国民酒店在琢磨什么?

小佳住了一晚后找到了答案。

汉庭的设计师没有挖空心思想怎么让客人拍出氛围感大片,而是在细节里下了一番“笨功夫”。

汉庭4.0的设计师会反复测试桌角的弧度,确保即使磕碰也不会伤人;

会细心微调智能加热马桶接触皮肤的温度,只为带来最舒适的触感;

会对35万间客房的每一张床垫进行严苛的承压测试,模拟不同体型、不同睡姿的人躺下后的状态,力求让床垫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撑,让人快速放松下来。

这些细节,藏在镜头拍不到的角落,却是影响住客真实感受的关键。

这种贴心,甚至延伸到了住客之外。

第二天,小佳发现大堂休息区热闹了些。

两个年轻人坐在一起低声讨论,手里还端着咖啡;一位挽着头发的姐姐,正端着一次性水杯喝水休息;还有人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闲聊。

图注:南京汉庭4.0首店大堂

小佳好奇地观察着,发现了朋友口中汉庭4.0的“隐藏玩法”。

没有身份限制,只有最朴素的邻里善意:累了,渴了,手机没电了,急需打印一份文件,或者只想进来歇歇脚,这里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

这种“不设防”的社区感,比任何刻意的“欢迎光临”都更显真诚。

玫瑰开得热烈,只为瞬间的惊艳;稻穗只默默灌浆,沉甸甸的,是实实在在的承诺。

汉庭的选择,显然是后者。

图注:南京汉庭4.0首店大堂

03

国民需求的朴素清单:舒服,是无需言说的默契

剥开所有营销的外衣,住客对一家酒店的本质需求是什么?那份清单,朴素得近乎“乏味”:

智能马桶,冬天坐下去那一瞬间,不能冰屁股,这是对基础舒适和尊严的起码要求。

洗澡水,说42度就是42度,水流稳定,不会忽冷忽热让人心惊胆战,这关乎安全感和放松感。

自助入住,最好10秒内搞定,别让疲惫的旅人在前台排长队,效率就是最大的善意。

房间干净、无异味、隔音达标,这是安睡的基石。

早餐,哪怕简单,也要热乎、卫生,能让人不空着肚子出门,这是最基础的关怀。

汉庭4.0的升级,几乎就是对着这份“朴素清单”逐一打勾。没有惊天动地的噱头,只有对“本分”的极致打磨。

图注:南京汉庭4.0首店客房

退休后带着老伴周游全国的张叔,手机备忘录里有一整套“汉庭入住指南”。

“去年在东北,零下二十度进房间也是暖烘烘的;今年去南方正赶上梅雨季,汉庭洗衣房里的设备可全乎了,很方便。”

老两口最在意细节,浴室防滑垫边缘特意做的凸起,床头高度正合适的插座,都是他们愿意多次选择汉庭的原因。

“住过那么多地方,就汉庭把这些看不见的事做在了前头,不用我们瞎琢磨。”

图注:南京汉庭4.0首店客房

数字游民江江每去到一个新的城市,一定会选择汉庭作为第一站。

“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地方,汉庭的服务标准都是一样的。”

这种无差别的“舒服”是江江在试住了几次后就成为汉庭“自来水”粉丝的原因。

“到了汉庭就像到家一样,房间干净,设施齐全,早餐也不错,我也会给周围的朋友推荐汉庭。”

图注:南京汉庭4.0首店餐厅

好东西,不用声嘶力竭地叫卖。它在那里,好用,就够了。就像饱满的稻穗无需争艳,风自然会传播丰收的消息。

这份无需言说的踏实感,在老江湖那里体会更深。

老王,一位常年在全国各地奔波的销售经理,自称“全国酒店活地图”。

问他汉庭好在哪?他憋了半天,蹦出几句“废话文学”:“也说不出哪特别惊艳。就是早上不管多早走,餐厅的粥永远都是热的,暖胃;赶早班机退房,交上房卡就走,永远不用等前台磨蹭。说不出别的,就是住着不操心。”

这种说不出的踏实感,恰恰是最高级的用户体验。它不需要你拍照发朋友圈去证明它的价值,只在你离开时,让你心里惦记着:下次来,还住这儿。

图注:南京汉庭4.0首店餐厅

喜欢去各地采风的撰稿人米雪更是直言,住在汉庭能让她看到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我去过全国200多个城市,手机里存着十几家汉庭的地址。”

她总爱在大堂角落点杯茶坐着,看前台帮老太太调手机字体,听保洁阿姨和住客唠本地菜市场的价格,偶尔还会给晚归的大学生指条近路。

“这里不像别的酒店那么‘端着’,你能看见真实的生活:有人带着刚买的新鲜水果办理入住,有人把会议资料摊在大堂桌上改,连自助洗衣房里都能听见隔壁夫妻讨论明天的行程。”

这份不刻意的包容,就是汉庭在全球开出35万间客房,并最终登顶“房间数量全球第一”最朴素的秘密。

它记着每个普通人的需求,也装得下千万种生活的模样。

图注:南京汉庭4.0首店大堂

流量如潮水,来得快,退得也快。

当那些依靠滤镜、网红打卡、奇观设计堆砌起来的“爆款”酒店,在热度消退后如同沙滩上的泡沫般消散时,汉庭那35万间客房,依然稳稳地扎根在超过1000座中国城镇的街头巷尾。

稻穗从不和玫瑰比谁开得更艳。

汉庭懂得,国民最深沉的需要,从来不是转瞬即逝的惊艳,而是无论走到哪座城市,无论多晚抵达,都能找到一个地方,把“住得舒服”这件最基础、最重要的小事,做得像日出日落一样恒常,像大地一样可靠。

(文中出现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消费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