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隆阳区以“就业为核心”开展咖啡产业专项培训,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近日,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隆阳区咖啡产业发展中心组织2025年咖啡专项标段第一批培训结业的60名学员开展研学活动。
隆阳区以“就业为核心”开展咖啡产业专项培训,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近日,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隆阳区咖啡产业发展中心组织2025年咖啡专项标段第一批培训结业的60名学员开展研学活动。
学员们走进咖啡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让学员从全球咖啡文化演变中建立产业认知的广度;在咖啡产业孵化园直播基地,学员们轮流站在模拟直播间的环形补光灯下,跟着资深主播学习咖啡产品的镜头呈现技巧;在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直观感受生豆到精品咖啡的全链条加工,打破了“纸上谈兵”的局限;咖啡产业园中,在智能化生产车间与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烘焙参数调试,将抽象的工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
“以前总觉得培训就是听听课、记记笔记,学完还是不知道该怎么上手。这次跟着老师进车间,亲眼看着烘焙机里咖啡豆的颜色和香气发生的微妙变化,才真正明白参数调试不是死记硬背的数字,而是能直接影响咖啡品质的关键手艺。”学员孔键涛说。
“我们需要的不是拿着证书的学员,而是能直接上手的熟手。隆阳的培训,送来了我们最缺的‘新鲜血液’。”一位咖啡企业负责人说。
他们的感受,正是隆阳区咖啡产业培训模式革新的生动注脚。这种以就业为靶心的培训设计,不仅体现在“研学式实践”的环节创新,更贯穿于从课程设置到岗位对接的全流程。在招标阶段就明确的“产业专项”定位,让培训内容从源头就紧扣企业需求——课程表上既有咖啡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包含精品咖啡的杯测标准,甚至细分到电商直播中的产品话术设计,完全对应着产业链上种植管理、加工技术、市场销售等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
更关键的是,培训结业并非终点。隆阳区建立了咖啡人才信息库,详细登记学员的技能特长、就业意向。研学现场与保山高黎之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景兰咖啡等企业对接,提供就业岗位12个,有就业意愿的学员现场添加企业微信报名32人,如正式入职平均起薪较当地普通岗位高出30%。
培训不是终点,就业才是目的。这种“培训即招聘”的设计,打破了“学用脱节”的困局。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理论课堂到就业岗位,走出课堂、走进企业,通过“场景化学习+实战化交流+沉浸式认知”,让学员在产业实景中完成“知识-技能-产业认知”的三阶转变,实现培训效能向就业能力、产业动能的精准转化。
隆阳区的探索证明,当培训始终盯着就业这个靶心,每一份培训投入都能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对于学员而言,这是从“会干活”到“干好活”的能力跃升;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从“招人难”到“招对人”的效率提升;而对于“世界咖谷”的建设,这种人才供给模式的创新,正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生长的生命力。
来源:隆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