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凤凰不如鸡,单飞 8 年后再看王源,终究走上了陈志朋 “老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2 19:11 1

摘要:在《天赐的声音》中,他与张韶涵合唱《看得最远的地方》,当张韶涵清亮的歌声落下,他紧随其后的“啊~”声却显得格外突兀。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的旋律,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可 TFboys 的单飞,已经走过了 8 个年头

当年三个青涩少年并肩站在舞台中央,画面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却各自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轨迹。

其中,王源的境遇尤其让人唏嘘。

从曾经的 “薄荷音少年” ,到如今频遭争议,他的星途似乎正一步步重蹈着陈志朋的覆辙。

这种相似性的背后,似乎很多娱乐圈组合成员单飞后,都难以逃脱。

王源的争议,是从一次音乐综艺的合作开始发酵的。

在《天赐的声音》中,他与张韶涵合唱《看得最远的地方》,当张韶涵清亮的歌声落下,他紧随其后的 “啊~” 声却显得格外突兀。

那声音低沉发闷,缺乏共鸣,被网友戏称为 “水牛音”。

“水牛音”的这个标签好像有魔性,一被贴上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网,人们发现,不止张韶涵,与他合作过的张碧晨、王赫野等歌手,似乎都让王源唱出了这种 “独特” 的音色。

声乐老师的分析点出了问题的核心:中低音区过度依赖鼻腔出气,软腭未抬起,导致声音闷塞,缺乏颤音和技巧,更像未经训练的 “大白嗓”。

作为出道多年、曾远赴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的歌手,这样的表现难免让人失望。

毕竟,当年他剪着寸头奔赴美国的照片曾让粉丝骄傲不已,“名校深造” 的标签也让外界期待他能带来脱胎换骨的蜕变。

可现实却事与愿违,王源在伯克利的学业至今未能完成,在疫情初期,他上的网课或许是无奈,课但在全球管控松动两年后的今天,毕业仍无音讯,难免让人质疑他的专注度。

更尴尬的是,他的学业没有完成,作品也未能撑起口碑。

《我是唱作人》中,当其他原创歌手快速交出成熟作品时,王源的创作不仅进度滞后,质量也与他人存在明显差距。

那首被寄予厚望的《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歌词虽有共鸣,却因唱功不足、气息短促,没能传递出应有的感染力。

除了唱功之外,王源的演戏这条路,同样走得磕磕绊绊。

他主演的《孤星计划》《北灵少年志之大主宰》播出后反响平平,粉丝口中 “自然灵动” 的演技,在普通观众看来,却显得有些生硬,故事本身的平淡,更让他难以突围。

现在的王源,没有爆款作品加持,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撑腰,曾经的组合红利,似乎正在慢慢耗尽。

娱乐圈里,王源这种困境并不是独一个。

娱乐圈对 “养成系” 艺人的宽容是有期限的,观众可以接受少年时期的青涩,却难以容忍成年后的停滞。

王源的问题,或许就在于天赋与努力的失衡,早期的 “薄荷音” 是天赋,可后期若缺乏持续打磨,天赋便会被消耗。

当同龄的易烊千玺已凭《少年的你》《满江红》成为百亿影帝,王俊凯也在影视歌领域稳步前行时,他的原地踏步就显得格外刺眼。

看到王源如今的处境,很容易让人想起小虎队的陈志朋。

当年小虎队红遍两岸三地,吴奇隆、苏有朋、陈志朋各有风采,可单飞后,吴奇隆凭影视剧和商业版图站稳脚跟,苏有朋转型导演成绩斐然,唯独陈志朋渐渐淡出主流视野。

为了维持曝光,陈志朋曾尝试过奇装异服、夸张妆容,却反而被贴上 “博眼球” 的标签,成了大众口中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的典型。

王源与陈志朋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没能在单飞后找到清晰的定位,在行业的快速迭代中,逐渐失去优势。

小虎队时代的陈志朋,舞蹈和唱功都不算顶尖,单飞后,也缺乏标志性作品,只能在综艺和商演中打转。

王源如今面临的,也是类似的困境,在音乐上没有突破,影视上缺乏亮点的时候,只能靠着组合时期积累的粉丝基础维持热度。

更相似的是,两人都引起过观众的争议,却不是什么好话题。

陈志朋是想维持关注度,所以穿奇装异服引发争议的,王源则是因为室内抽烟事件被批评,“芙蓉王” 的外号一度让他形象受损。

这些争议给他们带来了短暂的话题度,却无法转化为长久的口碑,反而消耗着观众的好感。

娱乐圈的残酷之处在于,它从不缺新鲜血液。

当 00 后、10 后的新人不断涌现,当观众的审美和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实力支撑的艺人很容易被淘汰。

TFboys 作为 “第一代养成系”,开创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可时代不会永远为某个人停留。

易烊千玺的成功,在于他找到了 “演员” 这个精准定位,并通过持续的努力打磨演技,王俊凯虽不算顶尖,却也在稳步积累作品。

而王源,似乎还在音乐与影视之间徘徊,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人说,王源还年轻,还有机会逆袭。

这话没错,娱乐圈从不缺 “逆风翻盘” 的故事,但前提是要认清现实,粉丝的 “糖衣炮弹” 不能替代专业的提升,短暂的话题度无法弥补作品的空白。

当年的陈志朋若能沉下心打磨演技或唱功,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如今的王源,若想摆脱 “陈志朋式” 的困境,恐怕也需要沉下心来,专注于业务能力的提升。

从 “凤凰” 到 “不如鸡” 的落差,从来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无数个选择累积的结果。

单飞 8 年,足够让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行业中坚,也足够让优势在懈怠中消磨殆尽。

王源的困境,或许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所有组合艺人单飞后,都需要考虑如何在光环褪去后,靠实力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基本功里,藏在对专业的敬畏里,藏在拒绝浮躁、沉下心来的坚持里。

来源:沈言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