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北,你醒了,好可爱啊!”几个孩子笑嘻嘻地对一个4米高的机械熊头说道。“北北”则摇头晃脑忽闪着大眼睛,用赛博感满满的嗓音热情回应孩子们的赞美。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北北,你醒了,好可爱啊!”几个孩子笑嘻嘻地对一个4米高的机械熊头说道。“北北”则摇头晃脑忽闪着大眼睛,用赛博感满满的嗓音热情回应孩子们的赞美。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期间,博涛科技展台前聚集着不少与“北北”互动的观众。作为博涛科技标志性机械巨兽“熊北北”的智能头部装置,“北北”是其完整仿生机械体的核心交互单元。
博涛科技创始人肖迪告诉记者,“此次我们展示的是‘巨神AI超级智能体’项目,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智能生命体。我们希望聚焦文旅场景中有温度的陪伴与文化传递,比如记住游客喜好、分享地方故事,让智能体成为人类情感与文化的延伸载体。”
当40吨钢铁巨兽拥有毫米级表情控制
在业内看来,对于大体量机器人而言,力量与精度往往很难兼得。那么十米高、重达40吨的完整“熊北北”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实现高精度情感表达的?
据肖迪介绍,这项突破源于三项核心创新。在结构上,其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轻量化骨架,结合拓扑优化算法,在保证承重能力的同时大幅减重,为灵活运动奠定基础。
在驱动系统上,博涛科技研发了液压-电机协同驱动模式,配合能量管理系统动态分配功率,可保障大体量所需的“力量”,而电机系统则实现面部微表情等 “精度” 控制,两者协同兼顾幅度与细腻度。
此外,在稳定性技术上,基于自研实时姿态补偿算法,“熊北北”即便在强风等户外复杂环境中,也能保证动作稳定,确保户外场景的可靠性。
而为了实现更有温度的交互,“熊北北”通过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时捕捉环境信息与游客互动指令,决策引擎结合场景需求动态生成动作,最终通过表情控制与机械动作实现情感化表达。“我们正基于150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储备,让机械装置从‘能动’升级为‘能思、有情’,可感知并回应人类喜怒哀乐,甚至形成交互记忆。”肖迪说。
他还透露,博涛科技将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特别是微表情控制大模型、仿生行为训练数据集及具身智能决策系统的开发,从而创造出拥有学习型大脑、独特记忆和丰富情感表达能力的巨型生命体。“我们希望把前沿的AI具身智能技术、仿生工程技术与精密制造工艺深度融合于超大型机械装置,重新定义超大型智能机器人的可能性边界。”
当智能体承载城市记忆、打造“情感锚点”
在美丽的北方海滨城市大连,“熊北北”正在拓展科技与文旅融合的想象空间。当地熊洞街以“熊北北”为核心吸引物,年接待客流超过160万人次,其中六成游客专程为它跨城而来。
“大连熊洞街融合了‘IP 驱动+科技赋能+场景再造’,以“熊北北”这一超级IP为核心,将旧厂房改造为‘科技+文旅’的沉浸式场景,其本质是用技术赋予工业遗址新的文化与商业价值。”肖迪告诉记者。
从大连出发,博涛科技还制定了未来神兽街区的“40城计划”——以“巨神AI超级智能体”为核心,在全球40余座城市打造以“机械巨兽+城市IP”为主题的创新文旅地标。目前,这一计划已进入快速落地阶段。
肖迪认为,文旅场景对机器人的要求与工业场景不同,需要的不是标准化、机械化的重复动作,不是模板化的脸,而是能感知环境、理解文化、表达情感的智能生命。“因此我们不断升级多模态的情感计算模型,让北北不仅能识别游客的喜怒哀乐,还能通过持续交互形成独特记忆。比如当游客多次来访时,它能记住对方的喜好,甚至主动分享大连相关的城市记忆。”
“我们的愿景是让机器人技术更具角色感、生命感和IP化,从工具属性转向情感联结。博涛科技希望为科技赋予温度,为文旅注入灵魂,让智能体成为承载文化记忆、连接人与城市的情感纽带。”肖迪展望道,未来十年,博涛科技将推动“巨神 AI 超级智能体”从三方面重塑城市与人的关系。
具体而言,在文化地标升级方面,推动 “静态景点”变为“动态文化载体”,让城市历史与故事通过互动被感知、被传播。在情感连接深化方面,通过记忆化交互成为人与城市之间的 “情感锚点”,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在城市更新赋能方面,以“神兽街”等模式激活旧空间,推动城市从“功能迭代” 向“文化与情感价值升级” 跨越,让城市更有温度与活力。
到那时,越来越多的冰冷工业遗址将因机械心跳重获新生,而人类对温暖的渴望,永远能在钢铁铸就的瞳孔中找到回响。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