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的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较创纪录的2024年有所下滑,但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新签订单201艘约192万TEU(标准箱),合计870万CGT(修正总吨),相当于全球新船订单的一半左右。
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的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较创纪录的2024年有所下滑,但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新签订单201艘约192万TEU(标准箱),合计870万CGT(修正总吨),相当于全球新船订单的一半左右。中国船企占据主导地位,1-6月承接集装箱船订单总计134艘117万TEU,市占率约为61%。
截至6月底,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增至921艘942万TEU,同比增长超过50%。中国船企手持订单701艘694万TEU,市占率高达74.0%;其次是韩国船企157艘198万TEU,市占率21.1%;日本船企44艘44万TEU,市占率4.7%。
按TEU计算,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前十位的单体船厂,韩国占据3席,其中,韩国最大的造船集团HD韩国造船海洋(HD现代造船业务控股公司)旗下的HD现代重工(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HD现代三湖(HD Hyundai Samho)分列第三、第八位,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排名第十,分别持有39艘(63.9万TEU)、40艘(46.0万TEU)、27艘(42.7万TEU)。
位于全罗南道灵岩郡的HD现代三湖,在第一季度“零接单”的情况下,第二季度斩获三批集装箱船订单,4月24日承接万海航运2艘16000TEU甲醇燃料预留集装箱船订单;4月28日,获得希腊船王埃万杰洛斯·马里纳基斯旗下航运公司Capital Maritime的4艘84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5月30日,与一家大洋洲洲地区船东签订2艘8400TEU集装箱船的建造合同。
前十名其余7家均来自中国,市占率达到46.8%。恒力造船(大连)成为大黑马,其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的STX(大连),2015年底破产清算,接下来九年间十余次拍卖均以流拍告终,直到2022年7月被恒力集团收购,并迅速完成厂区及关键生产线修复。
去年9月,恒力重工首次进军集装箱船市场,拿下10艘21000TEU双燃料LNG动力船订单。同年12月5日斩获10艘LNG双燃料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今年4月22日又获得6艘220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笔订单均来自全球最大集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
新扬子造船以70艘(75.2万TEU)位居次席,这是扬子江船业旗下重要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民营船企,旗下的扬子鑫福同样榜上有名,以32艘(60.8万TEU)排在第五位。
同样来自江苏靖江的新时代造船跃居第一,手持订单量达到73艘、89.8万TEU。其前身是1970年在长江荒滩上建立的“交通机械修理厂”,从修造木船起步,到建造水泥驳船、钢制驳船、拖轮、渡船,再到成为首家建造万吨轮的地方船厂。
如今,新时代造船拥有50万吨级、30万吨级、10万吨级干船坞各一座,以及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等配套设施。去年交船34艘,总计427万载重吨(DWT),造船完工总量跻身全国前三;新接订单量全球第一。
去年下半年重新回归集装箱船市场,短短半年时间承接了62艘集装箱船订单,包括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6艘15000TEU船订单,Seaspan和挪威SFL Corporation各自订造的5艘16800TEU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订单全部为LNG双燃料船(新时代造船是国内第一家集LNG燃料舱研发、制造与实船运用一体化的民营船企)。
有外媒报道称,瑞士地中海航运计划对其中小型集装箱船船队进行大规模更新,考虑订造多达120艘新船,船型规模在1100TEU至5000TEU之间。法国达飞海运同样将订造大量中小型船,涉及船型从1000TEU至6000TEU不等。全球两大集运巨头将掀起新一轮中小型船建造热潮,拥有产能和价格优势的中国船企有望成为最大赢家。
来源:牛人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