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破解历史上三个西周之国!古昆仑在哪最重要的证据找到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2 16:07 2

摘要:“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揭秘中国地理

中华古族与中国地理系列(31)

01

在《山海经》里记载有一个神秘的“西周之国”: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这里的“西周之国”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锁定“华夏第一圣山”古昆仑的最重要的坐标和证据!

要想彻底找到古昆仑,就一定要先找到这个“西周之国”。

而让人十分震惊的是,从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金文,再结合文献记载来看,秦朝以前竟然出现了三个“西周之国”!

是的,你没有看错,三个“西周之国”!

太神奇了!

太诡异了!

问题来了:

历史上这三个“西周之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山海经》里的“西周之国”到底在哪里呢?

为什么说只有锁定了“西周之国”才能真正找到古昆仑呢?

答案即将揭晓!

非常精彩!

非常震撼!

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02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三个“西周之国”。

第一个“西周之国”是商朝的周国(周方)

这个周国的国君称周侯,侯爵。

它和商朝也曾经是敌对关系,并且因此被商朝多次征伐。

丙辰卜,宾贞:王惠周方正(征)。

贞:王勿唯周方正(征)。二告。

己卯卜, □贞:令多子族比犬侯翦周,由王事。五月

丁未卜,侯……弗敦周。八月。

后来,这个周国还是臣服于商朝,需要服从商王的命令。

……令周……以子效……

甲午卜,宾贞:令周乞牛多[子]。

辛卯卜,贞:令周比永止,八月。

丙寅卜,内:令周取。

入四。

丁巳卜,古贞:周以嫀。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周国在甲骨文里出现在殷墟二期,距今约‌3200-3300年‌。

而到了殷墟三期((帝乙、帝辛时期)则又出现了一个周国。

这第二个周国就是很多人都很熟悉的灭掉商朝的那个周国。

它是由周文王的爷爷古公檀父率领族人迁到周原而建立的。

这两个周国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个周国是族国。

第二个周国是氏国。

第一个周国是周族建立的,其国君也属于周族。

周族是一个以“周”为图腾的古老部落!

第二个周国是姬姓的周天子家族建立的,古公檀父迁到周原,以“周”为氏,建立周国。

注意,周天子家族并不是周族,“周”只是他们的氏。在古公檀父迁到周原之前,他们与“周”没有任何关系。

周天子家族的图腾是一只大耳朵,姬姓的“姬”就是“耳+女”,即耳族女子的意思,这只大耳朵与与圣人的圣(聖)有关,周天子家族就是“圣家族”。

称氏是周朝的新规矩,

称族是之前的老传统,

这样看,周天子家族在周朝建立前就有称氏的习惯。

本质上讲,这两个“西周之国”都只是叫“周国”,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都在西部,所以被后世称为“西周之国”也没什么问题。

西周之所以叫西周、东周之所以叫东周就是如此。

而第三个“西周之国”,是东周末年的“西周公国”。

这个“西周公国”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地说就是:

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崩。他有四个儿子,老大去疾继位,即周哀王。

三个月后,老二杀了老大,弑兄篡位,即周思王。

五个月后,老三又杀了老二,又弑兄篡位,即周考王。

这老三当上周天子之后,害怕老四有样学样,再把自己也干掉了,于是就划王畿河南之地,封老四揭于王城,建周国,疆域为瀍水以西、洛河以南,老四就是西周桓公,形成一个小诸侯国。

这就是西周公国。

当然,后来又出现一个东周公国,这里不再赘述。

到了公元前255年,西周公国为秦国所灭。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两点需要说一下。

1、周朝建立后,周天子身为天下共主,就不以“周”为氏了,“周”这个氏就到了周公旦手里,其后的历任周公也都是以“周”为氏。

2,考古发现的西周金文,还发现了妘姓周氏。很多学者看到妘姓周氏就毫无根据的认为商朝的第一个周国是妘姓,这肯定是不对的。

这是典型的不知道中华姓氏体系,不了解称族、称姓、称氏是怎么回事,拿周朝称氏的新规矩硬套商朝的老传统。

要知道,之所以出现妘姓周氏和姬姓周氏,是因为原来的周族人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封给了周公,一部分封给了云族的某个贵族。

所以,这个贵族家族就以周为氏,这个家族的女子就以妘为姓。

但这两个周氏都在王畿之内,只能算作一般的封地或采邑,而不能直接称为“国”。

03

现在,我们说回《山海经》里的“西周之国”。

其实,从“有西周之国,姬姓”这句话就可以锁定这个“西周之国”的年代上限,它不可能在古公檀父迁到周原以前。

因为,在古公檀父迁到周原以前,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个姬姓周国。

还是那句话:

在古公檀父迁到周原之后,姬姓的周天子家族才和“周”产生关系。

举个例子。

周朝的鲁国也是姬姓之国。

但在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鲁”之前,在周朝之前,这里的“鲁”是姬姓吗?和姬姓有一分钱的关系吗?

显而易见,完全没有!

就是这个道理!

就是这么简单!

还有不少人看到后面提到“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就认为这个“西周之国”是后稷时的西周之国。

这怎么可能呢?

即使后稷当时建有古国,也不可能叫“周国”或“西周之国”!

因为在后稷1000多年后,到他的后裔古公檀父的时候,他们家才迁到周原,和“周”产生关系!

所以,《山海经》里的“西周之国”只可能是位于陕西西部周原的“西周之国”,或者河南中部洛阳的“西周公国”。

还有一点。

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而西周公国就存在于战国时期,而“西周”这个词最早就是指西周公国。

如此看来,《山海经》里的“西周之国”指“西周公国”的可能性更大。

04

最后,我们再说回古昆仑。

《山海经》关于“西周之国”的记载是出现在《大荒西经》的。而《大荒西经》和《海外西经》的地理位置一样,都在古西海之外。

这说明什么?

古西海一定在陕西西部或者河南中部以东!

而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陕西西部周原的“西周之国”和河南中部洛阳的“西周公国”的地理位置,都是百分百可以确定的,都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那么,古西海在陕西西部或者河南中部以东,自然而然也是百分百可以确定的,也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不是这个逻辑?

而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古昆仑又在古西海之南!

事实上,根据“中华姓氏体系”,经过多年研究,我早已锁定了华夏第一圣山古昆仑的位置。

那就是:

古昆仑就在古中原!

古昆仑就是中岳嵩山!

古东海是巨野泽,东海之外是山东半岛,

古西海是古荥泽,西海之南是中岳嵩山,

而在《山海经》里,昆仑就在西海之南。

关键在于,我已经找到了100个以上实打实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结论。

不是捕风捉影,

不是凭空臆想,

而是100多个硬的不能再硬的证据!

“西周之国”的存在,就是中岳嵩山就是古昆仑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感谢赞同,欢迎反驳!

来源:那时花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