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馆长金句频出!五大名场面带你回顾《网络大V对话文化大咖》

B站影视 2024-11-29 17:25 2

摘要:24小时内,浏览量突破3500万!一档以“文化”为主题的节目怎么做到的?11月20日20点,全新改版的《网络大V对话文化大咖》第二季第一期与广大网友如期见面,获得了“开门红”。

24小时内,浏览量突破3500万!一档以“文化”为主题的节目怎么做到的?11月20日20点,全新改版的《网络大V对话文化大咖》第二季第一期与广大网友如期见面,获得了“开门红”。

节目由重庆市委网信办与四川省委网信办共同指导,重庆市互联网界联合会主办,第1眼TV-华龙网与新华网共同承办,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独家公益支持,日益成为川渝网络文化传播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原创IP。

近1个小时的节目里,曾获中国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的建川博物馆聚落馆长樊建川与拥有近200万粉丝的“95后”网络达人月月畅聊文物如何见证历史,深刻阐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

重庆、四川、陕西、贵州等地主流媒体,以及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头部平台进行了全媒体超级矩阵式播出,节目获得好评如潮。“去一趟重庆吧,感受文化,铭记历史。”评论区,网友纷纷喊话。

作为第二季的开篇之作,这一场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对话都给网友们留下了哪些印象?五个精彩瞬间带你回顾——

一张照片

见证辞职下海的副市长“捡破烂”捡到国外

“这个照片你还记得吗?2018年的时候超火的,这个穿着绿色T恤、挎着帆布包包赤着脚坐在地上、旁边还放了两瓶可乐的男人,谁能想得到,他可是四川省宜宾市曾经的副市长,后来辞职下海经商的樊建川先生……”

曾经的副市长为啥如此装扮“简陋”地坐在火车站地上?他以前的身份和如今的状态为啥反差如此之大?

很快,月月给出了答案:“你可不要以为他是落魄了!不是的,照片大概又是他行走在寻某一个文物的路上。”

樊建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啥要找文物?他如何做红色文化的敲钟人?从辞职下海的副市长到“捡破烂”捡到国外去的樊大爷,他的这些年都有哪些精彩故事?在节目,这些网友们关注的问题都被一一解答。

一艘军舰

是主题博物馆更是“历史教科书”

片中,特殊的演播室——海军“166舰”让人眼前一亮。

这艘军舰有何特别之处?“166导弹驱逐舰,是我国自行研发建造的第一代驱逐舰。它驱逐过海盗,保护国际航线的安全,它也曾代表中国人民海军多次出访国外。所以,它是一支有战功的军舰,另外也是一支外交名舰。”“演播室”内,樊建川为网友们解疑答惑。

“这艘军舰服役了接近30年,最后退役了,来到重庆。它是保留得最完整的军舰,餐厅里面的餐盘、锦旗等全部物品都在,一切的细节都完整保留,去年它也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了国家一级文物。”谈起“166舰”,樊建川神采奕奕。

如今,在重庆,“166舰”的新价值被开发,很多研学教育在此开展,这里成了国防教育基地,生动地阐述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有一次,在这个军舰上,有个小孩跟我说‘我长大了要当海军’,我给他点赞‘重庆崽儿,厉害’。我觉得,这是一种爱国教育,一种国防教育,这种教育对年轻人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觉得很好。”樊建川说。

一个“馆奴”

最大的心愿是建100个博物馆捐给国家

农民、教师、军人、公务员、企业家……樊建川的人生很丰富,他曾经有多个职业身份。如今,他说自己是“馆奴”。“我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做什么都成,能给我们讲讲这段经历吗?”月月问出了大家的疑惑。

“当农民要当一个会种庄稼的好农民,当兵要当一个保家卫国的好兵”,他说:“认认真真地做,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突破,不要好高骛远”,这是樊建川对年轻人的忠告。出生于四川宜宾的樊建川,18岁高中毕业下乡当农民,之后他又当兵去了内蒙古自治区。1981年到1988年,樊建川在位于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任教,之后他转业到宜宾地委政策研究室。

“1981年-1988年,我在重庆教书整整八年,我算是一个重庆崽儿,然后特别爱吃火锅,”回忆起在重庆的这段经历,樊建川的笑声特别有感染力,“重庆人特别有正义感,快人快语,重庆的豪迈影响了我,所以我特别感谢这座城市,喜欢这座城市!所以,博物馆建到重庆来是该来的”。

1991年,樊建川任宜宾市常务副市长。1993年5月,他辞职到成都创业经商。从小就有收藏爱好的他,终于在1999年筹建起第一个博物馆。“做一个大馆‘奴’,就是给收集文物做奴隶,要建100个馆捐给国家,这就是我这辈子最大心愿。”樊建川说。

截至目前,樊建川已建成博物馆75个,位于成都、重庆、甘孜、宜宾、巴中等多地,包括开放中国共产党党史、抗日战争、红军长征、抗震救灾、改革开放等多个主题。

一段自白

让文物告诉世人“幸福来之不易”

建川博物馆内的一段自白吸引了很多网友的目光: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看到这段自白后,月月不禁好奇地向樊建川提问:“感觉您人生的前半程都在为如今做‘馆奴’做铺垫,您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份信念?”

1999年,建川博物馆刚刚成立时,他就向世人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在此后的这些年里,“我就只做了一件事,一件守护集体记忆的事。一个民族应该有民族记忆与文化沉淀,而博物馆珍藏的就是最好的民族记忆,这个场所本身就是最好的文化沉淀。”

沧桑文化会说话:让历史告诉未来。

“这是一面抗战老兵手印墙,保存着历年征集的7500名抗战老兵的手印。”现场,樊建川向月月重点介绍了一面手印墙,那一枚枚鲜活的手印,向人们诉说着了那段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岁月。

除了手印,还有一条用了70多年的军毯的故事也让网友直呼泪目。这条军毯的主人是少将罗箭,它见证了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生活、奋斗过的痕迹,是博物馆最珍贵的藏品之一。

樊建川说,他希望通过博物馆,把这些珍贵的历史留给后人,让人们知道,和平是靠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换来的,不管是战争的残酷还是和平的珍贵,都需要被铭记。“这也是我收集文物,展现给世人的原因。”

一盘回锅肉

一起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憧憬未来

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月月为樊建川端上了一盘回锅肉。

为啥会有一盘回锅肉?原来,在票据馆逛展时,樊建川表示:“那个时代,油荤很少吃不到肉,所以对肉就特别有一种追求。我就编了《回锅肉之歌》。当年特别馋的时候,就唱这个歌来解馋,然后唱完歌了以后,好像咱们就吃了一顿回锅肉,实际上没吃到,但是如果说可以安慰。”

看着展示的肉票,樊建川感慨,“改革开放特别好,实现了吃肉的自由。”现场,重庆市歌剧院手风琴演奏家聂倩倾情演奏,樊建川带领大家重温《回锅肉之歌》。

樊建川有很多话想对青年说:“你们每天吃的回锅肉很简单,但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它是我梦寐以求,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一定要努力的工作,一定要爱护我们的祖国,要把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的幸福。”

正如樊建川所说:“吃肉,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是的,能随时吃肉,正是如今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憧憬未来!让我们一起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沿着先烈的足迹砥砺前行,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接续奋斗中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雨 林楠/文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