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助推教育强国建设。菏泽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依托鲁西南丰厚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教育、不断浸润育人实践,创新探索形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助推教育强国建设。菏泽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依托鲁西南丰厚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教育、不断浸润育人实践,创新探索形成了“四坚持、四突出”的文化育人路径。
坚持主体性,突出协同度
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
该校大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统筹各类育人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教师教育博物馆、鲁筝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廉洁文化教育馆、戏曲中心等校园文化品牌。坚持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建设相结合,建设“菏山”“逐梦”“牡丹仙子”等人文景观,改造提升芳华园、迎春园等园林景观,校园传统文化氛围愈加浓厚,环境育人功能不断增强。
在毕业季,在新建成的“菏山”人文景观前,前来打卡的学生络绎不绝。瀑布顺着山体畅流而下,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学生记者,我在采访时听到校长释义‘菏山’的寓意——让师生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历史记忆;加之‘菏山’与‘大好河山’的‘河山’谐音,其更高的立意在于让我们胸有山河、志存高远。学校对我们的爱和希望,体现在每处动人的细节中。”学生陈晓妍说。
学校还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机构的合作,建设了曹州历史文化研究院、牡丹研究院、黄河研究院、商圣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积极参与和助力菏泽文化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学校获批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省第二批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单位,入选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
坚持专业性,突出支撑度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学校聚焦菏泽“四个定位”,重点建设“四新”专业,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立足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开设了牡丹文化、水浒文化、非遗文化、戏曲文化等特色课程,促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适应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依托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菏泽非遗数据保护与传承研究基地等,学校组织师生对菏泽非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工作。新设文物与博物馆本科专业,组建师生团队积极参与全市新一轮文物普查工作,对菏泽市黄河故道及其沿线县区的文物资源进行全方位访谈、普查、搜集、整理与研究。
在牡丹区南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师生开展了一场现场教学活动。他们深入遗址核心发掘区,详细了解遗址布局、考古进展等情况,还参观了出土文物库藏和修复区,了解古代器物修复思路与方法,并在考古工地亲手体验洛阳铲等勘探工具。现场教学不仅仅增强了学生对菏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直观感悟,更锻炼了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
坚持原创性,突出时代感
打造高质量文化精品
学校长期立足地方文化,整合校地资源,积极落实文化“两创”,陆续推出一系列文化精品项目。师生创编演出了弦索乐歌《苏堤月》《牡丹吟》和大型实景剧《曹州吟》等,新编历史剧《循吏范希正》入选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大型项目,《黄河归故》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理论文献专题片,“琴筝清曲”“山东梆子”两个传承项目获批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建设的鲁筝艺术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山东古筝乐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该馆征集、整理了山东古筝乐的遗存史料、曲谱、民间古筝、照片、制筝工具等,并设有演艺厅、雅集厅,用于现场表演展示与艺术交流,对学生进行美育。“筝声鲁韵”项目荣获第五届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
学校举办的“聆听世界”文化讲坛入选山东省十大思政项目。由该校教师作词作曲的校歌《绽放》,融入了黄河、牡丹等文化元素,让师生在传唱校歌中强化“知校、爱校、荣校”意识,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坚持实践性,突出“青年味”
让传统文化可感可及
学校坚持“走出去”,充分发挥戏曲表演专业优势,组建“曹风戏社”学生社团,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实践活动,累计惠及群众10万余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该社团被评为“山东高校活力社团”。
为切实开展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师生特意编排了适合群众观看的文艺节目,包含民族器乐、西洋器乐演奏、流行音乐演唱、爵士舞表演以及菏泽地方非遗戏曲表演等。在表演的间隙,师生还为群众讲述地方戏曲的发展历史,普及戏曲知识。
此外,学校坚持守正创新,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在短视频、动漫、IP产业等现代文化形式中嵌入传统文化元素,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动画片《牙枣》获“锦绣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优秀作品;《城里有座牡丹园》获第二十二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牡丹传说”数字IP化开发项目获山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助力教育强国、强省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菏泽学院将继续守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不断完善“四坚持、四突出”工作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育人体系相融并进。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