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中旬,瑞典斯德哥尔摩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中美两国代表团在这里完成了新一轮经贸谈判,8月12日联合声明发布后,全球市场的反应远比表面平静。美国总统特朗普原本期待通过访华推动局势转圜,结果却碰了壁。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中美关系这条世界经济的主轴上。
8月中旬,瑞典斯德哥尔摩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中美两国代表团在这里完成了新一轮经贸谈判,8月12日联合声明发布后,全球市场的反应远比表面平静。美国总统特朗普原本期待通过访华推动局势转圜,结果却碰了壁。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中美关系这条世界经济的主轴上。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8月10日发布的全球贸易月报显示,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同比下滑1.8%,但中国制造业出口逆势增长3.2%,创下年内新高。美国商务部同期数据则显示,因高关税与对华贸易摩擦影响,美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跌至44.7,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
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乔治·斯塔布鲁斯接受CNBC采访时指出,“中美经贸对全球经济稳定至关重要,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全球市场的神经。”
中国商务部在8月12日发布的声明中强调,“中方自即日起90天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声明简洁,未见美方让步,却在全球舆论场引发巨大波澜。彭博社、路透社等权威媒体纷纷解读其中逻辑与博弈的深意。
中美谈判桌上,表面上是简短的数字和条款,实则每一个细节都隐藏着巨大算计。美国代表团由财政部长贝森特带队,面对中国代表时,试图以高压态势推进五大苛刻条件:加征10%-30%关税,要求中国对美部分产品零关税、大幅采购美国产品、加大对美投资、彻底断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美方这些条件被中国代表团坚决拒绝。
中国代表团在谈判现场始终把控节奏。通过精准反制、低调克制与对美国国内局势的精准判断,牢牢把握主动权。近一年内,中国与东盟、非洲、拉美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不断签署本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提升至4.5%,有效降低了对美元体系的依赖。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制造业对全球供应链的吸引力不降反升,成为全球多元化布局中的关键支点。
斯德哥尔摩联合声明发布当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发声。他表示,如果中国不签字“认输”,他不会前往北京。近期,特朗普访华的态度犹如过山车——上任之初宣称百日内访华,后因贸易战升级迟迟未能成行,此后又不断以各种条件“设限”。
8月5日接受CNBC专访时,特朗普直言:“如果没有协议,我不会坐19小时的飞机去中国。”8月11日更是公开威胁中国必须“签字认输”,否则将加征100%新关税。
这种反复无常的外交姿态,背后是美国国内复杂的政治与经济压力。根据盖洛普8月民调,特朗普经济政策支持率已降至37%,较上任初期下滑超过20个百分点。美国能源行业因中国暂停采购美国产品,部分中小企业陷入倒闭危机。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7月美国制造业新增岗位同比下滑7.1%,美国农产品库存创近十年新高。特朗普希望通过贸易施压换取中方让步,助力中期选举,但现实却与预期背道而驰。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谈判中,中方不仅保持冷静专业,还以灵活多变的策略应对美方极限施压。对于美方提出的稀土、能源、对俄贸易等无理要求,中方做出明确拒绝。中国稀土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占比高达90%,仅向特斯拉等少数美企发放民用临时许可,军用领域全面管控。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8月12日上午宣布,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禁止出口两用物项。商务部发言人强调,此举“完全合法合规”,彰显中国有能力主动制定和调整国际经贸规则。
“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持续发力,助推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8月初,中国与巴西签订10年期咖啡采购协议,成为拉美媒体关注焦点。美国刚宣布对巴西咖啡加征50%关税,中国随即大规模采购,令巴西业界一片叫好。
全球受美国制裁国家纷纷表达与中国深化合作的意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朗沙直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重塑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美联合声明约定,90天后双方将重启对话。这一缓冲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双方为重要节点——如APEC峰会(11月)、中国“九三”阅兵(9月)——预留的谈判窗口。业内普遍预测,若特朗普继续坚持“签字认输”的威胁性策略,中美关系将陷入更深僵局。反之,若美方调整姿态,未来仍有重启高层交流的可能。
中国在全球经济“双循环”战略下,正加速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技术合作,持续降低对美单一市场的依赖。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与东盟、非洲、拉美贸易额同比增长超过8.7%,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升至41.2%。中国市场潜力不断扩容,成为全球投资者和贸易伙伴的新热土。
在科技领域,中美围绕芯片、稀土、AI等核心技术的竞争愈发白热化。美国对华高端芯片出口下降40%,中国则通过“临时许可”“动态配额”等方式,灵活掌控核心资源的对外流动。业内认为,这种对峙格局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链重构的重要变量。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2025-08-11 23:45:中国驻美大使:中美要共同演绎大国正确相处的时代交响
来源:沈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