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到亚马逊和苹果,一系列美国跨国企业正在印度面临一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抵制风潮。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后,印度商业领袖及总理莫迪的支持者们正积极煽动反美情绪,呼吁民众用本土产品替代进口货。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印度孟买,一名男子坐在麦当劳餐厅外。
从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到亚马逊和苹果,一系列美国跨国企业正在印度面临一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抵制风潮。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后,印度商业领袖及总理莫迪的支持者们正积极煽动反美情绪,呼吁民众用本土产品替代进口货。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是美国品牌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这些品牌多年来在印度迅速扩张,以期抓住日益壮大的富裕消费者群体。对许多印度消费者而言,国际品牌不仅代表着品质,更是社会地位上升的象征。
例如,印度是Meta旗下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的最大用户市场,而必胜客在印度开设的餐厅数量也超过了其在全球其他任何国家。即便如此,抵制声浪的出现,已让新德里与华盛顿的关系愈发紧张,并动摇了当地出口商的信心。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等美国饮料品牌在印度商店货架上随处可见;消费者仍会排队等待苹果旗舰店的盛大开业,或涌入星巴克咖啡馆享受折扣。尽管目前尚未有实际销售额下滑的迹象,但社交媒体上,以及线下的抵制呼声正变得越来越响亮。
路透社就此事件向麦当劳、可口可乐、亚马逊和苹果公司寻求置评,但均未获得回应。
这场抵制运动的核心,是日益高涨的本土主义情绪。
印度护肤品牌Wow Skin Science的联合创始人曼尼什·乔杜里在领英上发布视频,呼吁民众支持印度的农民和初创企业,并将“印度制造”打造成“全球热潮”。他以韩国为例,指出其食品和美妆产品已成功享誉世界。
乔杜里在视频中言辞恳切:“我们从数千公里外购买产品,为那些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感到自豪。与此同时,我们自己的制造商却在国内市场艰难地争取关注。”
平心而论,印度本土零售企业在与星巴克等外国品牌的竞争中表现强劲,但在全球化道路上,挑战依然艰巨。不过,印度IT服务公司已深深融入全球经济,像TCS和Infosys这样的企业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着软件解决方案。
周日,莫迪总理在班加罗尔的一次演讲中,向在场听众强调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他表示,印度科技公司正为全世界生产产品,但“现在是时候优先考虑印度的需求了。”尽管他没有点名任何具体公司,但其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
与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有联系的“Swadeshi Jagran Manch”组织,正在全国各地发起小规模的公众集会,呼吁民众抵制美国品牌。该组织的联合召集人阿什瓦尼·马哈贾恩告诉路透社,民众的关注点正开始转向印度产品。“这需要时间才能见效,”他表示,这是一场“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呼吁”。
马哈贾恩还向路透社展示了该组织在WhatsApp上流传的一份表格,其中列出了可供消费者替代进口产品的印度本土品牌浴皂、牙膏和冷饮。在社交媒体上,该组织的一项活动以“抵制外国餐饮连锁店”为口号,配上了麦当劳等美国品牌的标志。
然而,并非所有印度消费者都对这场抵制运动感同身受。在北方邦的勒克瑙,37岁的拉贾特·古普塔在一家麦当劳用餐时表示,他并不关心关税抗议,他只是在享受一杯物超所值的49卢比(约合0.55美元)咖啡。
他直言不讳地说道:“关税是外交问题,我的麦香鸡和咖啡不应被牵扯其中。”这番话,无疑折射出这场由政治引发的抵制运动,在普通消费者心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分歧。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