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裕公民居博物馆:民族文化交融的百年古宅焕发新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10:05 1

摘要:近日,“团结花开彩云南”采访团走进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文生巷7号的恒裕公民居博物馆,探访这座承载纳西族百年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古宅。作为丽江传统民居“四合五天井”建筑的典范,恒裕公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窗口。

光明网讯(记者 王宏泽)近日,“团结花开彩云南”采访团走进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文生巷7号的恒裕公民居博物馆,探访这座承载纳西族百年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古宅。作为丽江传统民居“四合五天井”建筑的典范,恒裕公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窗口。

丽江古城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光明网记者王宏泽 摄

古宅里的民族团结故事

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始建于1875年,是纳西族李氏商号的祖宅,历经140余年风雨仍保留着原始风貌。博物馆主人李君兴(阿六叔)是李氏家族第13代传人,他于2010年将祖宅作为公益性博物馆免费开放,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纳西文化,也让不同民族在这里找到共鸣”。

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院景。光明网记者王宏泽 摄

近年来,恒裕公通过创新形式,将纳西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产业相结合。随着民族旅拍的兴起,博物馆与多家摄影机构合作,推出纳西族服饰写真服务。现场一位游客向记者表示:“穿上纳西服装在古宅里拍照,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纳西族的雕花门窗、白族的扎染布景、藏族的银饰道具在镜头下交相辉映,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生动写照。

文化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阿六叔表示,恒裕公的使命是“在坚守中创新”。“不变”的是对纳西古建筑原貌的保护,“变”的是让文化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活起来。除旅拍外,博物馆还推出文创产品、研学体验等活动,吸引各族游客参与。例如,馆内定期举办纳西东巴文字课堂,邀请彝族、藏族等非遗传承人共同展示技艺,让游客直观感受云南多元文化的魅力。

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部分展品。光明网记者王宏泽 摄

古城的民族团结实践

恒裕公的探索是丽江古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作为多民族聚居地,丽江历来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交流。古城内的纳西古乐、彝族火把节、藏族唐卡展览等活动常年不断,而像恒裕公这样的传统民居,则通过活化利用成为民族团结的“微型博物馆”。阿六叔说:“老祖宗留下的房子,不仅要保护好,更要让它成为连接各族人民的纽带。”

恒裕公民居博物馆主人李君兴(阿六叔)接受采访。光明网记者王宏泽 摄

光景交织,古建新生。恒裕公民居博物馆以开放的姿态,让百年老宅成为民族文化对话的舞台,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古城智慧”。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