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休战再续90天,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2 09:06 1

摘要:核心措施自8月12日起,中美同步暂停对彼此商品加征的24%附加关税,有效期90天(至11月9日),但双方保留10%的基础关税。中国同步暂停稀土出口管制等非关税反制措施。历史沿革此次是继2025年5月日内瓦会谈(首次暂停24%关税90天)后的第二次延期,维持“1

关税休战再续90天,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

——一场经济现实倒逼的“战术停火”与企业的生死时速

关税暂停的“三重延续”

核心措施

8月12日起,中美同步暂停对彼此商品加征的24%附加关税,有效期90天(至11月9日),但双方保留10%的基础关税。中国同步暂停稀土出口管制等非关税反制措施。

历史沿革

此次是继2025年5月日内瓦会谈(首次暂停24%关税90天)后的第二次延期,维持“10%基础税+暂停24%”框架。谈判机制从日内瓦、伦敦延伸至斯德哥尔摩,双方代表何立峰与贝森特、格里尔形成常态化磋商模式。

经济压力驱动

美国通胀困局:布鲁金斯学会测算显示,暂停24%关税可使美国CPI降低0.3%-0.5%,为一季度GDP萎缩0.5%的经济纾困;

中国出口韧性:上半年对东盟、非洲出口增速达12.7%与18.3%,对冲对美贸易下滑,但3400亿美元机电产品(占出口58%)仍依赖美国市场。

休战背后的“未爆雷”

结构性矛盾未解

芬太尼关税僵局:美国保留针对中国电子、家居等商品的20%“芬太尼税”(非对等反制),将其归咎于中国化工品流入美国毒品链,但实际截获量中中国来源不足0.5%;

高科技封锁持续:半导体设备出口仅局部放宽(如中芯国际获14nm设备许可),AI芯片、量子技术等领域仍维持高壁垒。

战略缓冲期的攻防逻辑

美方“以拖待变”:利用90天窗口推进与欧盟、日韩的“去中国化”供应链联盟,例如要求越南接受半导体产业链转移,同时施压墨西哥延长25%对美关税;

中方“技术突围”:加速稀土出口管制落地(锑、锗临时许可证制度)、推动RISC-V芯片年出货50亿颗计划,削弱美国断供威慑。

终极摊牌预警

若11月前未达成突破,双方关税可能从34%(10%+24%)飙升至145%(美方)与125%(中方),触发全球供应链单日280亿美元损失,美车企因稀土断供面临200万辆产能闲置。

产能布局“去风险化”

东南亚梯度转移

成熟产业(纺织、鞋帽)转向越南、柬埔寨,规避美国46%-49%高关税;

新兴产业(电动车、光伏)布局泰国、马来西亚,复制比亚迪越南电池厂模式;

资源密集型(钢铁、建材)借中缅铁路切入缅甸基建市场;

柔性供应链构建:采用“中国总部+东南亚基地+全球市场”架构,如雅戈尔在越南实现“纱线到成衣”全链条本土化,关税成本降低20%。

高附加值转型迫在眉睫

削减低利润商品比例,扩大智能家居、环保材料等溢价产品;参考雅戈尔收购挪威Helly Hansen案例,通过高端品牌毛利率(65%)对冲关税压力。

这场“暂停”本质是旧霸权与新兴力量的 “喘歇式博弈”

企业当清醒:90天是订单红利期,更是生死转型倒计时。

当关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唯有将“中国制造”升级为 “全球智造”,方能在多极贸易秩序中执剑而立。

来源:壹视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