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使用螺旋弹簧的E级能把舒适度做成类似空气悬挂的感觉,这里面的奥妙就是它经过了这一套底盘调校的流程。为了实现在刚悬上调出空悬的舒适感,奔驰开发了一套敏捷操控系统,这里面就包含可调阻尼减振器总成、轮胎、传感器、液压衬套、MO定制轮胎等等零部件。在上亿中阻尼特性
底盘要调四年,座椅要打磨1460天。奔驰的较真劲已经刻进了品牌基因。
前几天我去了“奔驰标准”科技日,奔驰向我们展示了底盘和座椅上的很多技术,但这些技术不是重点,重点是技术背后奔驰所执行的严格的标准。
【· 底盘调校 ·】
比如它的底盘调校,就有自己一套原生的方法论。把上千个零部件规划为130多项能量化的KPI,涵盖了舒适性、安全感、掌控感、运动性和精准性五个维度。
比如使用螺旋弹簧的E级能把舒适度做成类似空气悬挂的感觉,这里面的奥妙就是它经过了这一套底盘调校的流程。为了实现在刚悬上调出空悬的舒适感,奔驰开发了一套敏捷操控系统,这里面就包含可调阻尼减振器总成、轮胎、传感器、液压衬套、MO定制轮胎等等零部件。在上亿中阻尼特性组合中再去找最契合目标的驾控方案,再去系统性得调试。
我也实际感受了一下,E级可以做到巡航时减振器初段对路面细碎颠簸的过滤非常柔和,就像是底盘跟路面之间垫了一层薄薄的气垫。中后段很扎实,能提供组的车体支撑,通过减速带完全不拖沓。
另外还非常难得得体验到了奔驰的主动悬挂系统,E-ABC智能魔术车身控制系统。这是一个在S500上才能选装的配置。像其它主动悬挂系统一样,它具备在转弯、过不平整路面等保持车身的绝对水平的能力,但奔驰并不刻意追求这种炫技式的绝对姿态,而是要考虑到各类振动的频率保持在人体的舒适区间。所以在过弯时车身的姿态保持是循序渐进的,是舒适的,过减速带也是平稳和谐的。
调校成熟的车开起来确实会有一一种跟人的和谐感,你想想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开一款新品牌的车型,尤其是从产品立项到上市不超过2年的车,可能大体上感觉调校还算不错,高级感也有,但开着总感觉哪里有点别扭,这就是调校得不够精细和极致。
奔驰的一套底盘要经过4年的打磨,从CAD设计、到产品验证、数字原型测试、原型车测试、数字孪生、量产验证经历六个步骤。并且要有两冬两夏的考验和全球500万公里的道路耐久验证。这样的车才会交付。
还有一个重磅的技术就是在改款的EQS上奔驰也要第一次使用取消转向柱的线控转向技术了。这是为了匹配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一项技术,在日常驾驶中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加方便灵巧可控的转向体验。在安全上,奔驰采用了双电瓶的供电,双硬件冗余。极端情况下如果都失效,车辆还能依靠ESP把车刹停并停车。
【· 座椅打磨 ·】
都说开宝马坐奔驰,活动现场奔驰直接拆了一个S级和E级的座椅。每一款奔驰的座椅研发周期要经历1460天,算一下是几年,也是4年。并且有6000项以上的标准。除了工艺的考究和配置上的豪华,对于座椅我更加关注奔驰对安全的标准。
从座椅骨架上,奔驰就能做到全骨架电泳防腐,保证15年不失效。
安全气囊测试要覆盖-35℃-90℃的温度条件,在最热的地方进行最大火药量测试,在最冷的地方做最小火药量测试,确保都能对成员进行有效保护。
针对座椅奔驰要进行超过200项安全测试,单是测试假人就有120个,包裹不同身材不同身高的假人。
另外,还有两项碰撞测试,比如座椅后碰测试模拟车辆被追尾时,座椅要保证靠背变形角度不超过27度,保证后排乘客有逃生的空间。
另外一个是远超国标的头枕碰撞测试,尽可能保护人类驾驶员的脊椎和头部。
奔驰的座椅追求的是长时间的豪华,所以冗余做的很足。一位希腊的出租车司机保持了奔驰车的最远行驶记录,460万公里,这也是奔驰这种“出租车级别”耐久强度的例证。
在活动现场我也问过工程师,为什么奔驰目前还没有业界流行的零重力座椅,按照他们的说法,还是认为这类座椅的安全性需要通过严格的验证以及相应法规的落地再做应用,这种保守也非常地奔驰。
【· 总结 ·】
身边的朋友问我买车的时候,一般我会推荐相对造车时间比较长的品牌,并且是经过长时间打磨的产品。其实道理就在这,他们在一个功能的背后会付出很多我们看不见的测试和努力,并且经过了时间和用户的验证。其实对于大多数不想在买什么车的事情上耗费精力的人来说,买标杆车、买发布会上经常拿来被对标的车肯定是不会出错的选择,这个买车准则屡试不爽。奔驰的很多车型其实就在被对标之列。
来源:汽车迷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