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这个最需警惕的关节刺客——基孔肯雅热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2 08:43 1

摘要: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一般1周内好转,少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近日

被称为"关节刺客"的基孔肯雅热

引发广泛关注

基孔肯雅热虽传播较快

科学防控

便可有效应对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一般1周内好转,少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发病特点

关节“刺客”:病毒专挑关节“下手”,30%——40%患者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数年,严重影响生活。

高危人群:婴幼儿、65岁以上老人为易感染群体。

症状机具迷惑性:酷似登革热,易误诊!

传播方式:蚊子是“帮凶”。主要是白纹伊蚊(北方常见)和埃及伊蚊(南方居多)。传播链为:人→蚊→人,发病第一周传染风险最高。但不会通过咳嗽、握手传播。血液和母婴可能传播。

中招后有哪些症状

三大标志性症状:突发39℃以上高烧、对称性关节剧痛(手腕/脚踝最明显)、皮疹。

隐藏症状为: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容易被当成普通感冒。

哪些地方蚊子最危险

蚊子最爱的孳生温床:积水花盆托盘;废弃的矿泉水瓶、轮胎:闲置瓶罐、插花瓶、鱼缸、空调排水槽等。

如何预防

个人防护:

居家: 及时清理卫生死角,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及蚊香、灭蚊拍、防蚊灯等灭蚊产品。

户外: 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期),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积水区等蚊虫密集处久留;穿浅色长袖衣裤,喷涂驱蚊剂。

环境清理:

清积水:清空闲置盆、罐、桶、空调托盘、饮水机托盘等处积水。

勤打理:宠物饮水碗、花盆底盘等及时清空积水;水养植物每周彻底换水1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根部。

治疗原则

基础护理:多饮水、充分休息。

症状缓解:体温超38℃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关节痛按程度用止痛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及非类固醇抗炎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就医提示: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尤其是有境外旅居史者,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早期干预可缓解不适。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七病区石磊主任提醒大家,预防基孔肯雅热请牢记三句话:

来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