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药业中期净利6亿同比翻倍 集采红利释放国内销售收入增55%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2 07:27 1

摘要:从业绩表现来看,甘李药业已走出集采阵痛,且集采已转化为优势。公司称,上半年,公司胰岛素制剂产品在国内市场销量和销售额实现显著增长,量价齐升的协同效应充分释放。

长江商报消息 胰岛素生产企业甘李药业(603087.SH)业绩表现亮眼。

近日,甘李药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

从业绩表现来看,甘李药业已走出集采阵痛,且集采已转化为优势。公司称,上半年,公司胰岛素制剂产品在国内市场销量和销售额实现显著增长,量价齐升的协同效应充分释放。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甘李药业的国内销售收入为18.45亿元,同比增长55.28%,是公司的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公司毛利率提升明显,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6.25%,创出近三年同期新高。

毛利率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甘李药业是国产胰岛素“双雄”之一,具备完整胰岛素研发管线,产品覆盖长效、速效、预混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2020年,甘李药业登陆A股。

上市次年,即2021年,甘李药业迎来业绩巅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36.12亿元、14.53亿元。2021年11月,胰岛素专项集采正式启动,甘李药业6款产品以较低价格中标。受此影响,2022年,甘李药业的营业收入腰斩,归母净利润亏损4.4亿元。

阵痛很快过去,借助集采,甘李药业的市场份额快速扩大,业绩随之大幅回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5亿元、归母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7%、80.75%。

8月7日晚间,甘李药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扣非净利润为4.88亿元,同比增长284.47%。

对于上半年业绩增长,公司称,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公司成功实现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尤其在2024年接续集采中,集采首年采购协议量较上次集采增长32.6%,同时产品价格合理回升。2025年上半年,随着新一轮胰岛素集采政策的深度执行,公司借助集采获得的市场覆盖优势,深耕各层级市场,量价齐升的协同效应充分释放,为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销量增长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和价格增长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分别为3.85亿元、2.70亿元。

与此同时,甘李药业毛利率也回升明显。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76.25%,创近三年同期新高。2023年上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73.76%、73.45%。不过,公司毛利率仍未回升至集采之前的水平。

研发投入接近翻倍

从营业收入的结构来看,甘李药业的国内国际营收体量有较大差别,但增速均较快。

根据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销售收入为18.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7亿元,同比增长55.28%。其中,国内制剂销售收入为18.02亿元,同比增长57.09%。国际收入为2.22亿元,同比增长75.08%。甘李药业的国际化战略已从产品出口迈向技术输出与本土化合作的新阶段。

据了解,2025年3月,甘精胰岛素PDP(生产开发伙伴关系计划)项目正式通过巴西国家级审批,被甘李药业视为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甘李药业自主研发的胰岛素生产技术将助力巴西实现南美首条本土化生产胰岛素的全产业链落地,也开创了中国药企参与巴西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合作的先河,为拓展拉美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内胰岛素龙头企业,在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甘李药业开始向创新药转型,持续进行研发创新。

目前,甘李药业手握第三代胰岛素成熟技术,在第四代胰岛素的创新赛道上冲刺,甘李自研的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处于全球III期临床阶段,走在行业前列。此外,由GZR4和博凡格鲁肽以固定比例组成的复方周制剂GZR102已进入I期临床。

公司持续聚焦代谢疾病领域,多项核心在研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双周制剂博凡格鲁肽作为全球首款与替尔泊肽头对头试验的GLP-1类新药,减重疗效惊艳。在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博凡格鲁肽每两周一次给药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方面均优于每周一次的司美格鲁肽。

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甘李药业的研发费用维持在5亿元以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5.52亿元,同比增长99.28%,因多个研发项目已经进入资本化阶段,研发费用为2.65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责编:ZB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