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宁波海曙区垃圾分类办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引领全区各社区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将垃圾分类工作融入日常、深入人心,形成了一套具有海曙特色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贴近民生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更激发了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宁波海曙区垃圾分类办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引领全区各社区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将垃圾分类工作融入日常、深入人心,形成了一套具有海曙特色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贴近民生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更激发了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共同绘就了一幅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新图景。
科技赋能,智能回收引领新风尚
在白云街道安泰社区,一场“立秋的第一张地铁票”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安泰社区携手宁波轨道交通,利用智能回收箱作为分类投放点,居民只需完成一次正确的垃圾分类投放,即可现场领取免费地铁票一张,以“绿色行动”兑换“绿色出行”。活动现场,物业工作人员、网格员等志愿者耐心指导居民操作智能设备,从刷卡、扫码到“资源币”奖励机制,逐一拆解说明,让居民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居民周阿姨将分好的厨余垃圾投入指定箱体后,随即在志愿者协助下兑换了一张地铁单程票。“立秋第一趟地铁是‘分类’送的,特别有意义!”她笑着扬了扬手中的车票。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智能设备成为分类“好帮手”,更让地铁票化作环保“催化剂”,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童真创意,点亮基层治理新视角
高桥镇宝莱雅苑智趣童书坊内,一场以“我的社区我做主”为主题的儿童绘画活动热闹非凡。孩子们围绕“我心中的友好社区”展开创作,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理想家园。活动特别设置了“童言童语议事会”环节,孩子们轮流上台展示作品,并提出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如增设安全警示牌、设置宠物便便箱等。许多孩子还在画作中加入了垃圾分类元素,比如色彩分明的四色垃圾桶、卡通形象的垃圾分类指导员,甚至设计了"智能垃圾桶"的创意模型,展现了他们对环保的关注。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儿童的公民意识,更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视角,探索了“一米高度看城市”的治理新模式。
青春助力,小手拉大手共筑绿色梦
青林湾社区在暑期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我先行,青春助力社区美”宣传行动。青少年分组走进居民楼道和商铺街区,通过张贴漫画版分类指南、发放宣传册、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到千家万户。针对商铺集中的街区,青少年分组走访餐饮、零售等各类商户,重点讲解剩菜、油污纸巾、食品袋、快递盒的分类规范。他们耐心解答居民疑问,引导商户主动分类、源头减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少年的环保责任与担当。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更在分组协作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传承,立秋习俗融入分类新意
立秋之日,牡丹社区举办了垃圾分类吃瓜纳凉晚会。居民们在享受“啃秋”习俗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党员志愿者引导居民将西瓜皮归入厨余垃圾桶,将纸巾放入其他垃圾桶,让垃圾分类意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晚会还播放了露天电影《罗小黑战记》,为居民提供了放松休闲的时光,增强了邻里间的情感交流。
致敬守护者,夏日清凉传递温情
横街镇环卫站联合多家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为一线环卫工人送去了清凉包和关爱。在炎炎夏日中,这份关怀不仅是对环卫工人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与鼓励。志愿者们将清凉包送达垃圾投放点位、中转站及绿化修剪现场,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大家惊喜与感动的笑容。此次活动呼吁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为环卫工人减负,共同守护城市的整洁与美丽。
寓教于乐,绿色课堂乐翻天
盛园社区精心策划的“垃圾分类趣味课堂”在暑期火热开启。通过垃圾分类科普短片和跳棋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亲子家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盛宴”。短片以童趣十足的画面讲解了分类标准和小窍门,还穿插了“错投垃圾的环境危害”“正确分类的小窍门”等实用知识。孩子们看得聚精会神,不少家长也跟着重温分类要点。跳棋大赛则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分类知识。特制的跳棋棋盘上,每一格都标注着不同的垃圾名称,而棋子前进的“密码”,就是正确说出垃圾的分类。“抽到‘苹果核’啦,属于厨余垃圾!”“‘快递纸箱’是可回收物,前进三步!”孩子们两人一组,边掷骰子边抢答,答对了欢呼雀跃,答错了也不气馁,赶紧翻看棋盘旁的“分类指南”补课。“以前教孩子垃圾分类,他总记不住,今天玩跳棋居然全答对了!”居民李女士看着儿子专注的样子,欣慰地说。活动最后,社区还为获胜的家庭颁发了“环保小卫士”纪念品,鼓励大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增强了全家的环保意识,让垃圾分类知识在玩乐中深入人心。
清凉驿站,分类理念随单行
立秋时节,雄镇社区甬爱e家站点幸福小屋化身“清凉驿站”,开展了“送清凉+倡分类”双行动。网格员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送上冰镇西瓜和酸梅汤的同时,还发放了印有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卡片。“小哥”们变身“环保信使”,将卡片随外卖订单送到顾客手中,让环保理念随单而行。一上午,驿站发放出百余张分类宣传卡,“小哥”变身“环保信使”,顺手传张卡片,比发传单更自然。外卖餐盒、奶茶等常见外卖垃圾的归类口诀,方便居民“秒懂”操作。为激励参与,雄镇社区还设立“绿色骑士”积分榜,每传递50张卡片可兑换防暑物资。后续还会开展以旧换新、爱心百宝袋等活动,为户外劳动者增添一份守护和温度。此次活动不仅为户外劳动者送去了清凉与关爱,更让垃圾分类理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播。
海曙区垃圾分类办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多元活动,成功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积极性。未来,海曙区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探索更多符合实际、贴近民生的宣传方式,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通讯员 刘佳宁
本文来自【浙江广电出版】,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