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公安“三举措”助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走深走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1 19:21 1

摘要:为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走深走实。今年以来,基层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定位,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三项举措全力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回访“组合拳”。相关经验文章相继被人民公安报、甘肃法治报、视听甘肃等报刊杂志媒体争相

为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走深走实。今年以来,基层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定位,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三项举措全力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回访“组合拳”。相关经验文章相继被人民公安报、甘肃法治报、视听甘肃等报刊杂志媒体争相报道。

严密排查:做到矛盾纠纷底数清

“今天我们来村里主要是排查一下是否存在矛盾纠纷隐患问题。”近日,洛峪派出所民辅警背上警务背包,通过“铁脚板”,沉入村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并将排查出的显性及隐性矛盾线索一一登记。

今年以来,西和县公安局积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模式,各派出所融合“百万警进千万家”等举措,广泛组织民辅警、“双协”管理员、治安防范积极分子等力量,沉入单位企业、村社小区等地,通过入户走访、召开警民恳谈会等形式,全面摸排矛盾纠纷,以达成“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目标,并按照风险等级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实时掌握社情民意。各派出所每周梳理汇报警务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研判纠纷集中“爆发点”,针对性做好防范和化解。除此之外,派出所加强与镇综治中心、司法所职能部门的沟通,做到排查全面、信息互通,切实对基层矛盾纠纷情况明、底子清。同时紧密围绕日常接处警、治安巡逻、社区警务等工作,及时发现并梳理有关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力争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高效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奠定基础。

合力化解: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

8月10日,汉源镇两居民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接警后,汉源派出所立即启动“警调对接”工作机制,积极联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及村“两委”组成调解小组,以“六尺巷”故事为切入点,采取讲典故、摆事实、明道理的方式,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人情事理及法律知识等多个角度对双方进行耐心劝导,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并对民警认真的工作态度深表感谢。同日,十里派出所联合多职能部门沉入田间对一起邻里地界纠纷进行了化解,将苗头隐患确确实实化解在了田间地头。

发现矛盾纠纷只是第一步,如何有效化解才是关键。今年来,派出所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针对辖区高发、易发、风险高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联”的作用,在处理民间邻里纠纷时积极联动镇综治中心、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享、症结共商、问题共解。针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风险高、时间久、化解难的矛盾纠纷,民警从当事人利益诉求着手,找出利益双方的契合点和解决问题的头绪,采取对当事人“背对背”疏导思想、“面对面”摆清实事的方法,从事实、政策、法律、道理、情理的角度出发,帮助矛盾双方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政策法律范围内满足诉求,从而达到定分止争的目的。同时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双协”管理员、网格员、庄方老人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共同参与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确保矛盾不上交、问题不升级。

多频回访:确保矛盾纠纷不反弹

“民警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矛盾纠纷,还隔三差五地前来回访,让我们心里特别温暖。”前段时间,西峪镇两居民因琐事发生口角,民警及时介入后成功化解,并对解决的矛盾进行后期回访,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彻底化解矛盾纠纷,防止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基层派出所牢固树立矛盾纠纷“管到底、管到位”的工作理念,按照“谁调解、谁负责”原则,以近期开展的“五进五查”行动为契机,对已经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定期组织民警辅警开展入户走访和电话回访。对已化解的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矛盾纠纷实行回访次数持续增多的回访工作机制;未化解的矛盾纠纷以“面对面”“背靠背”方式落实动态管控评估,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形成闭环处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今年来,基层派出所共回访重点矛盾纠纷120余起,通过定期走访、困难帮扶等方式巩固了化解成效,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辖区矛盾纠纷警情同比下降34%,为辖区平安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

监制|李 宁

审核|武亚琼

编辑|王 军

发布|西和公安融媒体中心

来源:西和公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