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人才支撑、税惠助力、电力护航……冲刺万亿GDP城市大连服务再加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1 12:37 2

摘要:8月11日,在“优化营商环境 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上,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赵宏志、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宏杰、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总会计师乔露、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崔万里回答了记者提问。

8月11日,在“优化营商环境 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上,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赵宏志、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宏杰、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总会计师乔露、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崔万里回答了记者提问。

通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赵宏志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在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激发企业创新需求、提升服务机构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大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挖掘和服务力度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通过“专班制”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成立院士专班、战略性新兴产业等4个专班,精准服务一批重大成果在连“落地生根”。大连化物所与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专利技术许可合同,金额1000万元,预期实现产值5亿元。

提升企业吸纳科技成果活跃度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通过实地走访重点企业点对点征集、技术经理人“千元奖励”市场化征集等多种方式,深度挖掘企业有效技术需求和应用场景110余项。面向企业的这些技术需求,市科技局举办了人工智能、海洋食品、绿色氢能等精准化成果对接会68场次。其中,仅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对接会上就签约7个项目,产业化后将带动投资16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00亿元以上。

布局建设一批成果转化服务基地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出台了《大连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管理办法》, 在低空经济等领域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在新型储能领域,技术创新及产业孵化平台在英歌石科学城开工建设;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总投资4.5亿元的松木岛中试基地投入使用,大连化物所与其一同建设“辽宁滨海实验室中试示范基地”,7个中试项目完成入驻签约。我市有4家中试基地入选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

提升市场化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效能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推广应用“连科荟”全国首创的“线上交易平台+技术经理人市场化合作”模式,数字化运营平台发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超1800项,推介在连企业真实技术需求335项;促成项目合作12项,金额约900万元。以市场化的收费及收益分配机制,贯通了技术经理人服务收益渠道。大连工业大学与中科圣虹公司签订的“微纳碳材料新型石墨烯系列重防腐涂层技术”技术开发合同,成为全流程走通成果转化服务商业化流程的首个案例。

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开发建设大连市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平台,推进2家科技保险机构设立,推动人保财险与交通银行科技支行合作的首单“保贷联动”金融产品落地。组织开展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吸引全国20家知名投资机构、30余家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出台《大连高新区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推动高新区3000万元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落地。

强化企业用工保障

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夏宏杰

今年以来,大连市人社局持续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常住人口全覆盖、用人主体广惠及、就业创业全贯通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接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聚力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基础,企业用工便利度和劳动力市场活力显著提升,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送才进企,全力畅通人岗对接渠道

市人社局坚持“线上+线下”招聘统筹发力,今年已成功举办大连市春、夏两季人才招聘大会,现场供需两旺、人气爆棚,共发布岗位3万余个,达成意向1.8万人次,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了精准对接平台。

特别是结合人社部门开展的“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市人社局进一步依托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网络平台,高频次举办各类行业专场招聘活动711场、直播带岗395场,提供就业岗位29.4万个次。

组织高校毕业生“大连行”、送才进企“职”通车等活动,打造政校企联动引才新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撑。

培训赋能,持续加大技能人才供给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面向就业重点群体、企业职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和技能提升培训。

启动家政服务、康养照护、“人工智能+”数字技能三大领域项目化培训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全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6万人次。实施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条举措,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载体建设,新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各1家,启动“大连工匠”选树工作,打造质优量足的技能人才队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全面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572个、“舒心就业”指导服务站137个,畅通“家门口”就业服务微循环,提供求职登记、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以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65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下一步,大连市人社局将以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项目为牵引,深入推进“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舒心就业”服务指导站点,继续办好秋、冬两季人才招聘大会,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000场以上,全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效,为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提供现代化人力资源支撑。

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化水平

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总会计师 乔露

税费优惠是国家促进经济向好、提振社会信心的政策手段,办税缴费便利度也是反映我市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税务部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政策,连续多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创新具有大连特色的服务举措优化办税缴费体验,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聚焦服务深入推进“六个建设”,精准高效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在依法依规履行税费征管职责的基础上,依托税收大数据,持续深化“政策找人”,推动各类惠企政策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上半年,加力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落地,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17.5亿元,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进展;

用好在全国首创的“出口退税智能诊断”系统,持续提升退税速度,办理出口退税81.5亿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激发新活力;

“手把手”辅导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适用政策,免税、减税68.3亿元,高效办理“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减税1.1亿元,服务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新提高;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举措迅速落地,7月首月办理退税26万元,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巩固拓展国务院表扬推介的“智税联”政务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获得贷款、授信20.2亿元,助力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

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持续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更优税收营商环境

▲一是保障经营主体“用票无忧”。

这是今年4月推出的一项创新服务,智能化提示提醒纳税人及时关注发票额度,按需申请调整赋额,为经营发展打好“提前量”。目前,已累计向2.4万户纳税人进行了提示提醒,有效满足用票需求。

▲二是社保费缴纳、退费“高效无感”。

今年为全市20多万持居住证参保的外地户籍人员批量办理了参保确认,无需参保人到代办单位现场确认居住证有效期,“缴费”更便利。与医保部门进行系统对接、数据共享,新增“掌上”自助渠道,实现“退费”全程网办。

▲三是企业开办、注销“顺畅无碍”。

依托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一网通办”平台,“一键办理”开业涉税事项,取消税种核定、税控设备领用等前置环节,实现“开业即开票”。提供注销预检服务,支持纳税人自助查询、及时办理尚未办结的税费事宜,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即办”“容缺办”,注销时间显著缩短。

下一步,市税务局将继续精准高效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创新便利服务举措,持续增强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大力推行“线上办、少跑腿、

高效率”服务模式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崔万里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用户“获得电力”便利度,是推动大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聚焦用户用电报装的核心诉求,大力推行“线上办、少跑腿、高效率”服务模式,在提升网办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贯通系统平台,拓展用电报装渠道

在市数据局的指导下,打通市政务服务网、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审平台、不动产登记系统与供电公司业务应用系统间的数据通道,推动实现关键证照信息线上共享,报装需求多入口整合;充分利用政务共享信息,大力推行居民客户“刷脸办”、企业客户“一证办”模式,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提升用户办电体验。

整合业务办理,简化用电报装门槛

按照国网公司统一部署,全面升级“网上国网”App线上办电功能,实现高、低压新装增容等17项业务“全链条线上流转、全过程线上可视”。并在此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整合了高频业务办理场景,推出“过户+改类”“更名+增值税变更”以及“销户+退费”等9类多业务联办功能,用户办理用电报装时,无需重复提交信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优化内部管理,压缩业务办理时限

优化人员安排,有效承接线上报装信息,确保在2小时内完成联系确认;深化线上作业,试行“云勘查”“云验收”工作模式,将奔赴现场的时间转化成为客户办事儿的时间;强化专业协同,实现供电方案专业化编制和线上汇总,进一步提升内部流转效率,快速答复客户供电方案。今年以来,大连供电公司小微企业客户平均办电时长8.52个工作日,同比压降15.57%。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