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6日中午,合肥一家自助餐厅上演令人震惊一幕:一名女子点了100份三文鱼和100份甜虾,每隔15至20分钟就冲向卫生间催吐,随后返回餐桌继续进食,如此循环往复。
在合肥一家自助餐厅,一名女子独自面对百份三文鱼,机械进食又频繁奔向卫生间催吐,店员目睹全程目瞪口呆。
8月6日中午,合肥一家自助餐厅上演令人震惊一幕:一名女子点了100份三文鱼和100份甜虾,每隔15至20分钟就冲向卫生间催吐,随后返回餐桌继续进食,如此循环往复。
店长卞先生发现异常后观察发现,该女子并非在进行吃播或视频拍摄,而是纯粹的个人行为。
监控画面显示,女子在就餐过程中频繁起身离座,店员最终确认她是在洗手台催吐。
卞店长向记者提供的消费小票显示,这名独自用餐的女性食客点单量异常庞大——仅三文鱼和甜虾便各点了100份。起初店员并未察觉异常,直到发现她每隔一刻钟就离座前往洗手间,返回后又点大量菜品。
工作人员上前给予温馨提示:“吃多少点多少,不要浪费。”但女子依然故我。
这种“吃了吐、吐了吃”的行为模式并非首次出现在该餐厅。卞店长回忆,上个月就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名女子与三位朋友同来就餐,朋友离开后她独自留下继续用餐,因点单量超常引起注意,后被店员发现多次前往卫生间催吐。
更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该女子又带一名男孩前来就餐。店方认出后委婉提醒:“如果是正常就餐,我们非常欢迎;如果是像昨天那样,恕我们不能接待。”两人随后离去。
面对如此行为,卞店长表示匪夷所思:“出来是享受美食的,不能浪费粮食,也不应该这样糟蹋自己的身体。” 该餐厅200多元的自助套餐允许顾客无限量点餐,但要求剩余食物不超过100克,否则收取押金——不过该规定基本未施行过。
店方明确区分了“大胃王”与“催吐客”的本质不同。“顾客想通过正常用餐吃回成本,我们完全没有意见。”卞店长强调,但这种催吐行为既浪费食物又伤害身体。
店长还担忧健康权责问题:“万一顾客因为吃了吐、吐了吃,后续出现健康问题,说是在店内用餐导致的,责任难以界定。”
为免费食物而疯狂的行为早有先例。2021年台湾寿司郎推出“名字含鲑鱼可免费”活动,引发 “鲑鱼之乱”——全台至少332人为此改名。
一位自称寿司郎员工的网友“tsuki705”在社交平台控诉:活动期间顾客浪费严重,有人点4-5碟刺身不吃、茶碗蒸原封不动、拉面只吃配料。
洗碗同事汇报当天厨余是平常假日的六倍量,大量寿司饭被丢弃。
更早的2017年,一位女主播为获52万元打赏,直播狂吃100盘三文鱼后呕吐腹痛住院。直播间画面里,她强忍恶心吞咽,最终被送医治疗。这场 “用生命吃鱼” 的表演震惊了观众。
04 三文鱼的双重象征三文鱼刺身本是高端餐饮代表,近年却屡陷争议漩涡。2020年北京新发地市场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到新冠病毒,引发全国14地三文鱼紧急下架。虽非三文鱼本身携带病毒,但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引发警惕。
更触目惊心的是媒体曝光的养殖环境:挪威三文鱼养殖场中,病鱼身上布满巴掌大溃疡,海虱啃噬鱼体,排泄物充斥水体。
记者曾在一条鱼身上数出747只海虱。这些病鱼最终被加工成宠物罐头流入市场。
生食三文鱼还有寄生虫风险。医学期刊报道过日本女子生吃三文鱼2小时后寄生虫钻入胃黏膜的案例;中国季女士生食三个月后,脑部CT显示多条寄生虫。专家建议暂时不要生吃三文鱼,食用务必全熟。
05 当美食异化为工具在物质丰裕时代,饮食文化正发生令人忧虑的畸变。从“鲑鱼之乱”到百份三文鱼催吐事件,食物从享受对象异化为利益工具。
自助餐设立的初衷本是让顾客自由享受多样美食,却催生出“吃回本”的扭曲心态。当这种心态走向极端,便演变为 “吃了吐、吐了吃”的自毁式进食。
台湾“鲑鱼之乱”中,厨余达到平常假日的六倍;合肥自助餐厅店员看着堆积如山的废弃三文鱼摇头叹息。一位大学生为免费寿司改名“张鲑鱼之梦”后,发现自己已用完三次改名机会,可能终身背负这个荒诞名字。
三文鱼从高端象征跌落为争议焦点。当生鱼片不再是愉悦享受,当催吐成了“吃回本”的手段,我们与食物的关系已病态。店长那句朴素的提醒值得深思:“吃饭本该是吃得好、吃得开心的事。”
来源:不怕狼的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