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60分钟,浙江中场程进踩到对手脚踝,VAR介入后直红。转播画面交代得清楚:程进冲球不冲人,鞋底没亮,力度也不大,但裁判认定“危及安全”。规则里确实写着“踩到脚踝以上可直红”,可回看国安过去两个赛季,同样的动作自家球员吃过三五次同样的牌,争议声瞬间爆炸。
一场球踢进7球,最后还靠逆转,放在哪都足够刺激。可8月10日晚国安4-3客胜浙江的故事,最抢镜的却不是前锋,而是红牌。
第60分钟,浙江中场程进踩到对手脚踝,VAR介入后直红。转播画面交代得清楚:程进冲球不冲人,鞋底没亮,力度也不大,但裁判认定“危及安全”。规则里确实写着“踩到脚踝以上可直红”,可回看国安过去两个赛季,同样的动作自家球员吃过三五次同样的牌,争议声瞬间爆炸。
国安4-3逆转十人浙江
浙江球迷骂裁判毁戏,国安球迷也心虚:“多一人再拿不下就太丢人了。”事实摆在眼前:红牌前,浙江3-1领先,控球、反击有章有法;红牌后,国安连轰三球完成翻盘。数字不会撒谎,11打10的半小时里,国安射门7次,浙江0次。多一人带来的空间,把国安的边路传中、二点包抄优势全释放出来。
可足球不该只是算术题。浙江少一人后防线被迫收缩,体力骤降,国安第三个进球前,王钰栋已经抽筋无法回追。裁判的一次判罚,让比赛平衡瞬间倾斜,也让原本精彩的进球大战蒙上阴影。
更尴尬的是VAR的使用:程进红牌反复播放,国安反超的第四球却连划线回放都没给。转播方越沉默,球迷越愤怒,“操控”二字刷爆弹幕。赛后,有国安球迷也坦承:“赢是赢了,但心里不踏实。”
竞技体育需要胜负,更需要公信力。一次判罚或许符合条文,却不一定符合人们对公平的直觉。浙江的遗憾、国安的尴尬,都在提醒足协:裁判水平、VAR透明度不提高,再精彩的比赛也会被口水淹没。
下一轮,国安依旧排前三,浙江仍有机会进前四。可这场4-3留下的问号,比三分更沉重:我们到底想看球员决定比赛,还是让裁判成为主角?
来源:丑大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