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又放狠话:不用格力家电是你犯的错,你甘心被这样教育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0 23:05 1

摘要:8月8日,在中国品牌节的舞台上,她一句**“不用格力的洗衣机和冰箱,那就是你犯的错误”**,瞬间冲上了热搜。场下观众一时间笑声、掌声交织,场上则是董明珠那种一贯的笃定眼神——毫不掩饰,直接放话。她还现场夸自家冰箱:“节能、保鲜,蔬菜水果摆二十天依然像刚摘下来一

董明珠又放狠话:不用格力家电是你犯的错,这“狂”背后到底是真自信还是营销?

在国内企业家里,能把“霸气”二字演绎到极致的,董明珠算是稳坐C位。

8月8日,在中国品牌节的舞台上,她一句**“不用格力的洗衣机和冰箱,那就是你犯的错误”**,瞬间冲上了热搜。场下观众一时间笑声、掌声交织,场上则是董明珠那种一贯的笃定眼神——毫不掩饰,直接放话。她还现场夸自家冰箱:“节能、保鲜,蔬菜水果摆二十天依然像刚摘下来一样的新鲜。”

不得不说,这种言辞放在普通品牌高管嘴里,可能就是“口无遮拦”,但落在董明珠身上,却是一种有故事、有脉络的“熟悉的味道”。毕竟,这位曾经“怼”过小米雷军、和美的打价格战、跟奥克斯打官司的女企业家,一向习惯用**“我说的就是对的”**这种强势姿态征服市场。

问题是,这种“用不用格力=你对不对”的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

很多人听完第一反应是——“董明珠又在飙演讲效果”。但如果你去看格力过去几年做家电的路径,这句话其实是她品牌逻辑的延续:

格力最早靠空调打天下,那时候行业竞争惨烈,格力硬是用**“品质稳定、价格不降”**在混乱的市场站稳脚跟。后来空调成了“天花板”,她开始布局生活家电,洗衣机、冰箱就是扩张的重点。问题来了,这两个领域早有海尔、美的、博世西门子等老牌巨头,格力想分蛋糕,不靠“喊话”是不行的。

所以她才会在品牌节上把话说到这么绝:不用就是错。这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强行给消费者“打标签”——你用格力,就是懂生活、懂品质的人;你不用,就是“犯错”。这种话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暗示,逼你在心里默默对号入座。

但别忘了,市场可不是靠一两句狠话就能拿下的。现实是,格力在冰箱、洗衣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并不算靠前。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格力冰箱市场份额还没挤进前三,洗衣机也是后来居上。也就是说,大多数消费者现在的选择还是海尔、美的、海信、小天鹅这些牌子。

所以,这次董明珠的霸气话,其实有点“逆势冲锋”的意味——她知道自己不是老大,但偏偏要用老大的气场去抢注意力。这就是她的风格:哪怕份额还没到巅峰,口号一定要放到最猛。

至于她说的“冰箱保鲜20天”,听起来很炸裂,但实际上,这背后有技术逻辑。格力冰箱用了类似“微冻保鲜”+恒温控湿的技术,能减缓果蔬水分流失。但问题是,这类技术并不是格力独有,海尔的“三档变温”、松下的微冻保鲜,美的的PST+负离子杀菌,基本都能做到接近的效果。

换句话说,格力的优势可能在于稳定性和节能,但**“别人做不到,我能做到”**这个标签,还没完全立稳。所以,这句“犯错论”,更多是情绪驱动的营销牌。

有人会问,这种话会不会引发消费者反感?答案是:会,但这正是她要的。现在的营销环境,越是安全中庸的品牌,越容易被淹没。敢说话、敢得罪一部分人,才能让另一部分人记住你。董明珠非常清楚,她说的不是事实的全貌,而是一个能让话题持续发酵的引子。

你看,从昨天到今天,网络上已经出现了两派评论:
一派说:“董明珠有底气,人家格力质量就是好。”
另一派说:“不买格力就是错?你冰箱能给我免费用二十年吗?”

这种天然的对立,就是话题生命力的来源。

更深层次来看,这背后其实是家电行业的一场焦虑战争。家电是个高度饱和的行业,新品类增长乏力,老品类竞争白热化。 格力必须要用一种非传统的打法,让消费者在一堆同质化产品中对它产生情绪上的偏好。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用“道德化”的语言去推销一个物理产品——当你把消费行为绑上“正确/错误”的标签,选择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性比较,而是一种自我认同。

当然,消费者真的会因为这句话去换格力冰箱、洗衣机吗?短期内未必,但长期来看,这种“情绪植入”是有效的。就像当年苹果乔布斯说“你买PC是因为你不懂电脑”,结果一票果粉心甘情愿为iPhone排队十几个小时。

董明珠显然是在学这种打法——用人格魅力+高调宣言,让格力的品牌形象更立体、更极端。

最后,我倒觉得这事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她夸冰箱多牛,而是她把消费者分成了“懂的”和“犯错的”两种。这种二元对立在互联网传播里,永远是话题的源泉。你赞同她,就是她的粉丝;你反对她,就是话题的贡献者。

所以别惊讶,哪怕你今天在骂“她怎么敢说这种话”,你其实已经在帮她免费打广告了。

那问题来了——你觉得不用格力家电真的是“犯错”吗?还是说,消费者只需要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钱包负责?


留言区见,咱们掰开了聊。

来源:斌说B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