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糊涂相声:曹云金《君臣斗(一》中的几处知识性错误(下)

B站影视 2024-11-29 15:18 2

摘要: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人,祖籍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清乾隆时期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和珅是满人,姓钮祜禄氏,钮祜禄译为“狼”,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亦是满族八大姓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人,祖籍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清乾隆时期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和珅是满人,姓钮祜禄氏,钮祜禄译为“狼”,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亦是满族八大姓之一,分二十三派,在清朝八旗中均有分布。康熙帝时的名臣遏必隆,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也都是钮祜禄氏(熹贵妃,不是玉贵妃)。

曹云金在演播中提到和珅出身低微,不能与刘墉相比,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和珅的父亲叫钮祜禄·常保(1710—1760),满洲正红旗人,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外姓功臣与外戚的爵位称号,位于爵位的第6位,居于公侯伯子男爵之下。从三品),曾任福州副都统(相当于军区副司令员,正二品)。可见,和珅也是出身于勋贵之家,只不过和珅的父亲在他1岁时就去世了。

曹云金《君臣斗》演播中,讲述和珅个子比较矮,还砸了一卦,说和珅的个子与何云伟差不多——姓hé的个子都比较矮。和珅因此还得了“蜡头”的外号。

历史上对和珅的描述很少,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只有寥寥数笔。只说和珅长相俊美,非常英俊。鉴于清中期男人的平均身高大约165左右,所以和珅应该在165-170cm间。而且,和珅的最初公职是乾清门御前侍卫,也就是乾隆皇帝的仪仗队,因此,和珅的身高应高于常人,因此,称呼和珅“蜡头”就不合适了。不过,曹云金的讲述是沿用老先生的传授,他姑妄言之,大家姑且听之吧。

曹云金版本的《君臣斗》,说和珅当过“文华殿大学士”,刘墉当过“武英殿大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珅任文华殿大学士,职务没有问题。

刘墉则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升任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兼理国子监事务;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被罢免了协办大学士;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有趣的是,据《清史稿》记载,刘墉嘉庆二年,被提拔重用的同时,太上皇乾隆专门指出,刘墉向来不肯真心实意做事,干活懒散,只是因为没有其他人选,所以才提拔刘墉。

按:乾隆十年(1745)以后,大学士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入衔,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文臣最高官位,汉人一般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对内阁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通常都称为“中堂”。这也是和珅、刘墉被称为“中堂”的原因。

就像《宰相刘罗锅》片尾曲终场唱的那样,““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听曹云金的《君臣斗》,主要是图个轻松快乐,指出曹云金《君臣斗》里的错误,不是为了较真,更不是为了批判。不过,透过故事能学到新的知识,挺好!

来源:春入烧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