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中国:从古至今,五千年“吃”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9 19:18 1

摘要:中国菜之所以能够排在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之中,那可不是谁想申请就能够申请上的。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菜就伴随着有这么悠久的历史。

换言之:“上下五千年,锅里五千年”。

如果要是换个更夸张的说法:就是当中国人已经围着灶台讨论“今天蒸鱼还是炖鸡”的时候,古埃及人还在砌金字塔呢?

“活的化石,还能自我更新”,这是中餐的显著特点之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餐已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长名单之中。

中国菜之所以能够排在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之中,那可不是谁想申请就能够申请上的。

现在我就介绍一下中国饮食的“时间轴”,为了节省时间,我就来个“秒读版”吧,可以拿去当作餐桌的冷知识讲给别人啊。

我还是从年份开始,细数一些厨房“革命”的里程碑,并简单的加以段子式的注解,有趣又好记。

话说在公元前8000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播种小米、水稻之类的农作物了,“先有米、后有“饭圈”,这话是一点也不假啊”。

​大约在公元前的2100年:堪称史上第一台的“高压锅”“青铜鼎”就闪亮登场了,如果要是“清炖熊掌”,估计30分钟保证就能“脱骨”。

周朝(前1045起):孔子就点赞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想必说的就是比“炒”字还早的“熬煎”吧。

战国时期:古人也早就懂得了“复合口味”的道理,相继制作全上线的梅子酱、酱油、醋等佐料,只是当时没有“网红”一词而已。

汉朝的时候:最著名的张骞带货,可以说是最早的“海淘团长”,把石榴、芝麻、葡萄等这些物品,都是来自海外的“国际品牌”。

​话说唐宋年代:不仅仅是炒菜已经正式出道了,而且还会用炭炉来保温食物了, 24小时随时用餐都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了。

到了南宋:“炒”的方法已经广泛普及了,如果没有“炒”的方法,就不会有今天的“中餐灵魂定型”,可谓意义重大。

进入明清:辣椒进川湘,作为17世纪才“入赘”的“新人”,硬是留下不走了,直至今日亦是如此。

好了,闲话少叙,中国菜的历史就是一部用“火”写成的“5000年”长篇小说。

这是经过考古物证、文献记载和官方盖章的层层认证,连续进化、一脉相承,从未断线的中国文化遗产和瑰宝!

怎么样啊,这下子你是不是知道了中国饮食的悠久历史了!

您有什么见解也发出来聊聊吧!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图片来源于媒体/网络新闻,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杜绝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图片侵权事宜,请及时联系,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知足常乐的拙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