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阳古民居的木雕艺术,被公认为是中国乡土建筑装饰艺术的瑰宝,是浙南地区明清以来精湛工艺、深厚儒家文化底蕴和独特地域审美的集中体现。它虽受徽派影响,但发展出了自身相对质朴庄重、注重教化功能的风格,其牛腿(撑栱)雕刻尤为精湛突出,且与古村落整体环境保存完好,具有极
河阳古民居的木雕艺术,被公认为是中国乡土建筑装饰艺术的瑰宝,是浙南地区明清以来精湛工艺、深厚儒家文化底蕴和独特地域审美的集中体现。它虽受徽派影响,但发展出了自身相对质朴庄重、注重教化功能的风格,其牛腿(撑栱)雕刻尤为精湛突出,且与古村落整体环境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文化价值。
河阳古民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是浙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之一。由于历史上受邻近的婺州(金华)建筑文化影响深刻,而婺州建筑本身又与徽派建筑有诸多交融。因此,河阳古民居是徽派建筑艺术向浙南传播、融合与本土化的重要实例。
作为建筑装饰的核心组成部分,河阳古民居的木雕艺术兼具了徽派木雕的精细、典雅和题材丰富性,同时又融入了浙南的地方审美和工艺特点,发展出独具浙南地域特色的风格,艺术特点鲜明。
一.地域个性:徽派影响下的浙南本土化
河阳古民居始建于五代十国末期(公元932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现存明清古建筑:保存有1500多间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堪称江南古村落的典范。
河阳古村落整体保存状况较好,木雕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数量可观,时代跨度主要集中于明清至民国。
明清时期徽商、徽匠入浙,带来精湛雕刻技术。徽匠技艺与本土审美的交融之中,河阳匠人又于其中注入了浙南的质朴气质,减弱了徽派的繁缛,形成更沉稳的风格。而作为金华、丽水一带“婺州建筑”的典范,其木雕与东阳木雕有亲缘性,但题材更重儒家伦理,少民俗趣味,并将宗教元素独特运用于其中,部分宅院可见佛教“八宝”、道家“暗八仙”与儒家符号共存,反映浙南民间信仰的包容性。
这些木雕为研究明清时期浙南地区民居建筑艺术、工艺水平、社会风俗、宗族制度和文化观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二.题材内容:儒家教化与耕读情怀的集中体现
“以木为纸,以刀为笔,刻儒家伦理于梁椽之间,凝耕读理想于方寸之地。”河阳是朱子理学的重要传承地,儒家文化根基深厚。其木雕题材极其强调伦理道德、忠孝节义、诗书传家、渔樵耕读。河阳古民居的木雕艺术是河阳“耕读传家”宗族文化和儒家价值观最直观、最精美的物质体现,具有深刻的文化教育意义,也成为研究明清浙南宗族文化、建筑艺术与伦理观念的活态标本,堪称“凝固的儒家教科书”。
河阳木雕艺术题材高度聚焦于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儒家道德规范。大量采用《二十四孝》《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西厢记》等历史典故和戏曲场景,以及梅兰竹菊、博古器物等象征文人高洁品格的图案,反映河阳朱氏宗族“诗礼传家”的价值观,直接呼应河阳“耕读传家”的宗族传统。文房四宝、博古架、书卷等元素象征对学问的尊崇。
虽也有“福禄寿喜”“麒麟送子”等常见吉祥图案,但更倾向含蓄典雅的象征,少用繁复堆砌的富贵题材,体现士绅阶层的文人审美。
三.技艺特色:牛腿雕刻登峰造极,技法务实多元
河阳木雕以浮雕为主导,广泛应用于门楼、窗棂、隔扇、牛腿(撑拱)、梁枋、雀替等建筑构件,类型上极为丰富、设计上因地制宜、功上能与装饰高度统一。虽然未达到徽州核心区最顶尖作品的多达七八层的极致镂空雕,但也普遍展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广泛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甚至线刻等多种技法。
高浮雕与镂雕相结合使得人物、动物主体突出,背景镂空增加通透感。浅浮雕广泛用于门窗,隔扇、窗棂,以镂空浅雕花鸟或几何纹饰为主,疏密有致,在保证采光通风的同时,极具装饰美感。线刻用于衣纹、毛发等细节用阴刻线强化表现力,起到点睛作用。人物五官、衣褶刻画细腻,动物肌肉动态精准;同时融入卷草纹、云纹等装饰元素,兼具写实性与形式美。
河阳木雕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梁枋间的牛腿(撑栱)构件。这些承重结构被雕刻成多层镂空的立体场景,题材丰富,人物、瑞兽、花鸟组合层次分明,立体生动、动态鲜活(如武将策马、仙人驾云)。既是重要的结构承托件,又是视觉焦点,兼具结构的稳固性功能与视觉震撼力,牛腿(撑拱)雕刻是河阳木雕中最为精彩和独具代表性的,堪称浙南木雕标杆。
四.风格气质:质朴庄重,浙南文人的内敛美学
相对徽州最繁复华丽的风格,河阳木雕更显质朴、庄重和内敛,更注重整体构图的力度与题材内容的传达,体现了浙南士绅阶层的审美趣味。
河阳木雕多保留木材原色(柏木、樟木为主),仅施透明桐油或清漆,突出木本质感,呈现暖黄至深褐的温润色调。与时同时,河南阳木雕对色彩也很克制,罕见彩绘贴金,彰显古朴雅致。
相比徽派木雕的绵密精巧,河阳木雕更注重留白与空间节奏。画面主次分明,边框装饰简洁,构图疏朗大气,风格含蓄端庄,避免过度华丽,整体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强调内容的教化意义而非视觉炫技,与徽商“贾而好儒”的张扬雅趣形成微妙差异。
河阳木雕强调等级秩序分明,宗祠与厅堂等重点区域的雕刻复杂度远高于厢房,且题材庄重、工艺精湛;书房偏重文雅题材(博古、山水);闺房则多用花卉草虫,体现礼制空间差异。
来源:说似一物即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