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礼包”已到位:技术、岗位,还有“家” | 山海共春明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9 15:42 4

摘要:在日前“长三角之声”推出的《大家聊中国式现代化——共话合作交流》系列报道中,区委书记李谦在访谈中说:“对一个家庭来说,长期稳定的就业,更是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必由之路。”

在日前“长三角之声”推出的《大家聊中国式现代化——共话合作交流》系列报道中,区委书记李谦在访谈中说:“对一个家庭来说,长期稳定的就业,更是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必由之路。”

虹口重视对口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

发挥在公共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等方面的优势

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

协助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年来,虹口区深入推进沪滇劳务协作,优化服务衔接与就业帮扶政策,促进当地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了群众稳定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动力。

把“致富经”送到文山劳动者手中

今年4月,来自虹口的职业指导老师为云南文山马关县的职高就业班学生带来了“求职能力训练营”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求职能力。

在训练营学习期间,来自虹口的职业指导老师为30名学员带来课程,内容涵盖自我认识、职业定位、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

一名同学说:“感谢各位导师从上海过来,教会我们进入社会求职的技巧。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在这么多人的场合中调节自己的心态,对我以后的面试很有帮助。”

全新的课程为就业班学生拓展了视野,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而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当地百姓来说,来自虹口的创业指导老师,则为他们带去了“致富经”。

在西畴县职中和马关县职业培训学校,区就促中心创业指导师为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介绍创业的相关流程和政策,并提供创业指导。指导师表示:“讲座结束后,还有不少意向创业者拉住我提问,他们的有些问题很专业,我也希望用我的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

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虹口分团的专家还为马关县从事电商直播或有意加入这一行业的创业者进行“直播主题培训”。专家从直播带货的基本理论着手,提高创业者对电商直播的认识。围绕产品的包装设计、物流的选择、主播的镜头表现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产品的吸引力,达到直播变现的目的。

2024年福寿康和虹口区联手打造的养老照护师劳务品牌被评为上海市特色劳务品牌。今年初,福寿康智慧医疗养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前往西畴县和马关县的职业高中走访,洽谈订单式培训合作,并重点针对当地职业高中“就业班”学生开展培训合作,以培养更多养老护理员走上就业岗位。


五年来,虹口不断深化劳务协作服务内涵,提升文山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依托创业指导专家结合当地培训需求,开展直播等创业培训。依托福寿康打造养老照护师劳务品牌,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稳定的就业服务平台。聚焦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创业需求,携本地创业服务机构及知名企业家,开展实地创业培训,培养致富带头人。

跨越山海“送岗位”

就业求职技能提升了,就业岗位又能从哪里找呢?为了进一步拓展文山市民的就业渠道,虹口不断把岗位送到了当地劳动者的“家门口”。

虹口与文山两地合作,连续五年开展招聘逾350场,提供岗位逾3万个,涵盖酒店餐饮、健康养老、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在筹备阶段,虹口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招聘会信息,并结合云南当地劳动力结构和就业意愿,精心挑选了合适的岗位。

岗位有了,如何进一步让当地的劳动者兼顾好工作和家庭,使他们在岗位上更安心?成了虹口人社部门思考的问题。虹口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的帮扶车间应运而生,车间让部分劳动力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马关县帮扶车间中工作的余入琼对此颇有感触,她说:“以前在广东的五金厂务工,一年回家一次。现在老家有厂了,收入和以前差不多,但是能经常回家,方便多了。”

来自虹口的援滇干部还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提高当地劳动者的收入。2022年,虹口区援滇干部姜晨希主动联系多家具有当地特色的企业,进一步挖掘“鲜花饼”“花米饭”等特色农产品。通过虹口区对口帮扶桑秋特色食品加工扶贫车间建设项目,购置自动化真空包装机械,使车间包装糯米饭的日产量提高了近10倍。当地企业得到实惠,企业职工增加收入,上海市民尝到好物。

帮扶车间五年间累计吸纳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成功在帮扶车间就业。

对于缺乏技能,又有家庭需要照顾的当地劳动者而言,如何通过就业脱贫成了他们的一桩心事。2020年8月,区就促中心的西畴挂职干部在调研中,走访的一户贫困家庭让他感触颇深。夫妻俩一年到头仅依靠打零工和售卖八角为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同时由于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他们无法走出县城谋生。

此时,公益性岗位发挥了兜底作用。公益性岗位工作是沪滇劳务协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夫妻俩的实际情况,虹口和西畴的人社部门为他们安置了公益性岗位,主要负责学校周围的保洁工作,使他们每个月能额外增加500元的收入。

五年来,虹口拨出专项扶持资金共2000余万元,仅文山4县就有2万余人受益。虹口人社部门负责人每年还会带着虹口市民的关爱,慰问当地脱贫劳动力,五年累计达490人次。

为他们在上海“安个家”

除了在当地就业,不少云南文山的劳动者也想“走出去”。为此,虹口建立了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长效保障机制。用一张机票的钱,展现虹口对文山务工者的一份真情。

小娄是来自西畴县的务工人员,去年作为返岗复工活动的新成员,她表示,自己以前都是和老乡拼车或者乘坐火车返岗。得知虹口文山两地人社部门提供了两个批次的“点对点”返岗服务,便第一时间报了名。

活动期间,西畴县人社部门提供了包车送机服务,虹口区人社局也专程接机并为大家提供物资。小娄说:“能在过完春节后便捷返岗十分温暖。”

虹口连续五年累计帮助当地逾204名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通过“点对点”乘机返岗的模式落实稳岗稳就业。

为聚焦转移来沪就业人员需求,虹口人社部门还通过同乡微信群,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帮扶互助。春节期间,结合“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为留沪农村劳动力提供春节慰问和观影活动,让他们在上海安心过春节。五年间,共开展在沪稳岗留工慰问近500人次。

个人的“小家”安定了,如何在上海找到自己老乡这个“大家”?2021年,虹口人社部门依托嘉兴路街道虹业大楼党群服务站建立云南省富宁县驻上海市流动党员服务站。工作站日常为富宁县等对口支援地区在沪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提供各类党群服务。

2023年底,区人社局还与文山州人社部门依托上海启蒙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在虹口足球场设立了云南省文山州驻虹口区劳务协作工作站。工作站发挥驻外工作窗口作用,通过协调联络用工企业、走访服务务工人员、搜集发布用工信息、反映劳务市场动态等多种方式,为两地搭建了劳务平台,帮助文山籍来沪务工者稳定就业。

“刚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听说文山州驻虹口区劳务协作工作站能找到工作,我就过来试一试。”小李去年从文山来到虹口,他说:这里的岗位很多,并且比市面上的招聘软件更有针对性,还有不少自己的老乡,认识后还能聊聊天,让我感到很亲切。

在两地共同推动下,虹口有序推进转移来沪就业目标任务。虹口连续五年累计帮助当地逾5218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来沪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来沪就业1372人次。

五年来,虹口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不断深化沪滇两地劳务协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下一步,虹口将继续深化与对口帮扶地区人社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帮助更多文山州的劳动者实现就业的梦想,通过一系列劳务协作措施,为云南文山州的乡村振兴铺设一条幸福之路。

记者:季志平

图片:虹口区融媒体中心图片库

内容统筹:万彦

来源:上海虹口官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