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口罩,相信每一位经历疫情3年痛苦的普通人都不陌生,然而,10年......20年......甚至30年都戴着口罩,甚至是8层或者密不透风的口罩,你能承受吗?你会拒绝吗?相信每一位渴望自由呼吸的你都无法接受,相信每一位爱美的女同胞都无法忍受。
对于口罩,相信每一位经历疫情3年痛苦的普通人都不陌生,然而,10年......20年......甚至30年都戴着口罩,甚至是8层或者密不透风的口罩,你能承受吗?你会拒绝吗?相信每一位渴望自由呼吸的你都无法接受,相信每一位爱美的女同胞都无法忍受。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护士姐妹、白衣天使,30年来,把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恐惧,肺结核等高度传染病的危险深藏于心,掩藏于盈盈笑语之后,30载春华秋实,1800多个日夜,服务艾滋病、肺结核、猩红热等传染病住院患者5000多人次,参与肺结核筛查1万多人次,她就是我们身边的白衣天使,禄劝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李艳。
李艳,主管护师,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协助科主任带领科室人员创建感染性疾病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荣获优秀护理管理干部,优秀护理单元,连续三次获得禄劝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记功”奖励。参加工作30年来,一直坚守在临床护理一线,秉承南丁格尔精神,创新担当,务实重干,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是患者心中的“提灯女神”,也是同事眼中的“最美逆行者”。
自2010年感染性疾病科成立以来,李艳就扎根在这里,带领团队接诊护理相关传染病住院患者护理及公共卫生工作,感染科的工作环境特殊,消毒水的气味是日常的“背景香”,防护服和口罩是每天的“标配”。但她始终坚信,“以病人为中心”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
记得有一次,科室接到紧急抢救电话:“肺结核痰检阳性病人大咯血!”李艳放下电话就往医院跑,赶到病房时,只见满地鲜血,情况危急。她立刻投入抢救,直到病人转危为安。而抢救结束后,她又亲自处理消毒事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感染科的消毒工作不仅是保护患者,也是保护同事和家属。”她常这样说。
对待患者,她更是掏心掏肺。发现16床患者家庭困难没钱吃饭,她悄悄自掏腰包资助;艾滋病患者没有家属陪护,她喂患者吃饭,做心理疏导;新护士害怕被传染想调岗,她像知心大姐一样耐心劝导:“如果我们都退缩,感染科谁来守护?”在她的带动下,科室护理团队越来越稳定,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李姐”。
作为党支部书记,李艳始终牢记“党员就是要冲在最前面”。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她第一个报名进入隔离病房,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2022年2月,福建泉州返禄的新冠核酸可疑阳性病例入住感染科,她二话不说,全封闭照顾病人72小时,衣不解带,直到病人转离也不放松,独自做好终末消毒工作,不论是垃圾袋的鹅颈结还是床单元、物体表面、环境消毒都细致落实。感染科保洁员并非全天工作,为了保障医疗安全,她时刻关注医疗垃圾情况,规范及时收集处理医疗垃圾,记得有一次她沐浴时刚把头发打湿,就被告知120转运可疑病例,她立刻收拾完毕穿好防护服把更衣间垃圾收集好,确保120的同事脱防护服安全。“我是党员,这个时候必须顶上。”她用行动兑现了入党誓词。
日常工作中,她带领支部党员落实“双带头”作用:既要带头遵守感染防控规范,又要带头关心患者。科室里的年轻护士说:“跟着李书记干,心里有底,因为她总是把最难的活留给自己。”她是护理姐妹眼中的“主心骨”。患者血管条件不好时她总是第一个顶上,不论是血气分析还是颈静脉穿刺,对于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困难操作她上,休息时值班姐妹有困难也是呼叫她,她从不抱怨,随叫随到,还能为姐妹们分析护理重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感染科的护理工作,不仅要面对身体的劳累,还要承受心理的压力。但李艳总能用乐观和坚韧感染身边的人。疫情期间,隔离病房里的患者常常焦虑恐惧,她就穿着防护服陪他们聊天,帮他们解决生活需求。有的患者说:“看到李护士长,我们就觉得有希望。”
三十年如一日,她早已把科室当成了第二个家。从青春少女到年近半百,她的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但眼中的热忱从未熄灭。“每天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作为基层医院的感染科护士长,李艳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三十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作为党支部书记,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每一次冲锋在前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感染科这个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她用专业守护生命,用爱心温暖患者,用党性引领护理团队,让一面鲜红的党旗在传染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这,就是一位基层护士和党务工作者最动人的模样。
终审:周明
来源:禄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