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开门的瞬间,我来到了罗湖区党群创享站。“每一份心愿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梦想都该有生长的土壤”,是这里的创办初衷。
“也许明天该去人才市场看看了?”
这个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冒出来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
第6版被退回的商业计划书
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从香港回深创业半年
跨境团队的磨合、市场定位的摇摆
让我感觉像在迷雾中独行
就在这时
手机屏幕亮了
“到了吗?”
突然想起阿星说预约了今晚的什么活动
“不管了,看看去”
抓起外套出门
当推开那扇明亮的玻璃门时
没想到
这个普通的周四夜晚
会成为我创业路上的转折点
这里不是冰冷的会议室,而是创业者们热气腾腾的“成长港湾”。
推开门的瞬间,我来到了罗湖区党群创享站。“每一份心愿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梦想都该有生长的土壤”,是这里的创办初衷。
进到现场,我真实感受到什么是青春与城市“双向奔赴”。在“我的罗湖发展微心愿”贴纸手卡制作环节,有人写下“3年内成为罗湖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骨干”,有人期待“让深港文创项目在罗湖落地生根”,还有人许愿“组建跨境创业团队,助力罗湖消费升级”。
这些贴满心愿的手卡墙,不仅是创业者心声的“收集站”,更是他们与罗湖“共成长、同发展”的约定。
干货分享环节,陈尧星导师的开场白在我的心上敲下重锤。
“创业不是单打独斗的盲闯,而是扎根城市需求,以产品解痛点、靠模式变现的共生之旅。”创业导师陈尧星的开场白便直击创业者心声。
作为荣获香港Best ICT Award 2014最佳科技创新企业的“乐到科技”创始人,陈尧星首先抛出“创业or就业?”的拷问,引导创业者结合特质与规划理性抉择。他强调“新创业思维”的核心是“活下去,构建可持续造血的商业模式”,通过成败案例解析商业模式对项目生命力的决定性作用。关于创业核心要素,他明确提出资金、资源、人才、产品、商业模式、市场六大要素,逐一剖析其重要性。最后,他详细解读罗湖创业政策,从扶持资金到市场帮扶,指引创业者借政策红利扎根罗湖。
“导师讲到‘市场开拓要先懂城市需求’时,我突然明白自己的项目该如何结合罗湖‘商贸旺区’的优势调整方向!”一位创业者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收获。这场分享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经验的传承,让创业者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更让党群创享站成为“名师引路、经验接力”的赋能平台。
最让我触动的,是“职场名片DIY”环节。
在职场名片DIY环节,创业者们紧扣罗湖核心产业发展需求,立足3年后职业目标,设计“未来职场名片”。有人期待成为“电商大卖CEO”,计划凭借学习能力、行业经验等核心竞争力,用实干成就事业;也有人围绕数字经济、口岸经济等,期望罗湖发挥优势,如推动商家数字化、办深港美食节等。从“电商大卖CEO”到关注罗湖服装时尚、珠宝产业发展者,名片与心愿紧扣城区脉搏,分享碰撞出个人成长和城区发展同频火花,饱含对罗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憧憬。
正如一位创业者在分享时所说:“这张名片不是空想,是我与罗湖产业共舞的承诺。”而这样的承诺,正是党群创享站希望播下的种子——让创业者的职业规划与城市的发展蓝图同频共振。
活动已经散场,但大家都意犹未尽。
“以前跑党群服务中心是办事,今天是‘回家’充电!”
“在这里,找到了能听懂我吐槽、也能给我指路的‘同路人’!”
从“心愿”到“蓝图”
党群创享站
让创业就业“热”起来
8月7日晚,由罗湖区委组织部携手团区委共同开展的“党群创享站・创业人才成长赋能计划”首期活动圆满举办。
这场活动的温度与实效,正是党群创享站打造初心的生动写照——以党建为引领,让服务更精准;以交流为纽带,让成长不孤单;以赋能为目标,让梦想能开花。
“党群创享站”是罗湖区委组织部聚焦“育人才、孵产业、促企业”目标,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基层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目前,全区已建成24个站点,开放161个共享卡位,统筹组织、团委、人力等部门资源集中下沉,为创业者提供从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到场地支持、资源对接的“一站式、全周期”服务。从共享办公设施到政策服务专员,从“培训充电站”到资源对接平台,这里已构建起低成本创业空间与闭环服务体系,让党建资源转化为助力罗湖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资源。
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创业新锐
还是寻求更大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罗湖始终向你敞开怀抱
搭建创新创业大舞台
做你追梦最坚实的后盾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如何预约参观/入驻?
指南来啦
搜索相关党群服务中心
快转发给
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吧~
信息来源:新罗湖心党建、罗湖团区委
统筹整合:罗湖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❶双中心揭牌!
❷限时礼包!发福利啦!
❸免费送一针!打疫苗最高减免1608元!
来源:罗湖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