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全球蚊媒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对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特别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蚊媒活动进入活跃期,由携带病毒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风险升高。为有效防范基孔肯
当前,全球蚊媒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对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特别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蚊媒活动进入活跃期,由携带病毒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风险升高。为有效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输入和传播,守护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现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全民动手清死角,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地
蚊虫是蚊媒传染病的唯一传播媒介,而积水是蚊虫产卵繁殖的“温床”。
1.家庭环境细排查。重点清理房前屋后的花盆托盘、废旧轮胎、塑料瓶罐、空调接水盘、屋檐水槽等易积水处,做到“翻盆倒罐不留水、洼地填平不积水”。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如景观池),可定期投放灭蚊蚴剂,阻断幼虫发育。
2.储水容器严管理。水缸、水桶等生活储水容器需加盖密封,每周清洗换水;垃圾桶要加盖并日产日清,避免污水淤积。
3.水生植物勤照料。富贵竹、绿萝等水培植物需每周换水并刷洗容器内壁,确保无蚊卵附着;盆栽花卉浇水时避免过量,及时清空托盘积水,防止“养花变养蚊”。
4.公共区域共维护。积极参与社区、单位组织的环境卫生整治,清理绿化带落叶堆、地下室积水、楼道杂物等死角。发现下水道堵塞、公共区域长期积水等问题,及时向物业或社区反映处理,共同落实“环境清理+专业消杀”双重措施。
二、科学防护记心间,全方位降低蚊虫叮咬风险
做好个人防护是避免感染的关键,需根据不同场景采取针对性措施。
1.居家防护筑屏障。安装合格的纱门、纱窗,定期检查修补破损处;夜间睡觉优先使用蚊帐,尤其婴幼儿、老人等易感人群;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工具时,注意避开易燃物和儿童,蚊香需在通风处使用,避免长时间密闭熏烤。
2.户外出行巧避蚊。伊蚊在清晨6-8时、傍晚17-19时活动最频繁,尽量避开此时段在树荫、草丛、池塘等蚊虫密集区停留。确需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蚊虫对深色更敏感),裸露皮肤涂抹含10%-30%避蚊胺(儿童建议≤10%)或避蚊酯的驱蚊剂,每2-4小时补涂一次。
3.远途旅行强警惕。近期尽量不前往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及国内有本土病例的地区。如确需出行,提前查询目的地疫情,携带驱蚊液、蚊帐等防护用品,住宿选择有空调或纱网的房间;返回后主动向社区报备,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期间避免参加聚集活动。
三、主动监测早应对,快速阻断疾病传播链条
“早发现、早处置”是控制疫情扩散的核心,需增强自我监测意识,配合专业防控工作。
1.健康监测不松懈。旅行返长后2周应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避免蚊虫叮咬,尤其近期有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流行区旅居史的市民,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2.症状识别要精准。基孔肯雅热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39℃以上)、手足关节剧烈疼痛(“断骨痛”)、全身斑丘疹;登革热则以高热(39-40℃)、“三红三痛”(面颈胸发红,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
3.就医流程讲规范。如出现疑似症状,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4.防控工作多配合。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蚊虫密度监测、入户调查等工作,在配合疾控人员开展流调溯源时,如实提供旅居史、接触史等信息,不隐瞒、不谎报,共同织密疫情防控网。
市民朋友们,爱国卫生运动是守护健康的“传家宝”,防控蚊媒传染病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让我们从清理一盆积水、安装一扇纱窗、一次规范就医做起,用点滴行动共建无蚊环境,共护家人健康,让长治的夏日更安心、更舒心!
长治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8月8日
编辑:张岩
来源:黄河新闻网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