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30日至31日,“侨行贵州·酱香海外”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走进习酒酒谷景区、中国酒文化城和衡昌烧坊,与贵州酒企展开深度对话,探寻传统酱香工艺蕴藏的匠心传承。
7月30日至31日,“侨行贵州·酱香海外”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走进习酒酒谷景区、中国酒文化城和衡昌烧坊,与贵州酒企展开深度对话,探寻传统酱香工艺蕴藏的匠心传承。
媒体代表在习酒座谈(图/黄丹珩)
在习酒酒谷景区,媒体代表们依次参观了智能化包装生产线、封坛酒库、科技中心智慧展厅。座谈会上,印尼《鹿见寰宇》新媒体社长章维佳提到年轻市场需要新方式传播中国酒文化,可以通过联名合作等方式,既讲好习酒故事,也传播中国文化。习酒集团总经理万波表示:“目前我们的经销商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定国际传播基础。文化出海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在努力适应新形势,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形式。未来将根据不同国家情况设立试点,希望通过美食+美酒+文化的方式来吸引大家。”
在中国酒文化城与酒企代表交流(图/黄丹珩)
走进中国酒文化城,茅台镇酒企代表陈果与华文媒体分享了酱香酒长盛不衰的秘诀。“我从83年酿酒至今已有42年,酱香型酒的工艺决定了它经久不衰。”陈果笑言,“酿造要经过九次蒸煮,每一次蒸煮在环境、水分等方面都有不同,想要写一本书都难。”当媒体追问茅台酒品质出众的奥秘时,陈果以粮食为例解释道:“茅台采用‘订单农业’模式,酒厂所需的粮食直接对接农户,要求不使用化肥农药,既保障了原粮品质,又带动了农民致富。”
在衡昌烧坊聆听讲解(图/黄丹珩)
采访行的最后一站,媒体团来到始创于1929年的衡昌烧坊,了解其如何将文化艺术与酒旅创新相融合,推动“卖酒”向“卖生活理念”的转变。欧洲新报传媒集团总编辑范轩与负责人就烧坊的传承发展进行交流,负责人表示:衡昌烧坊不仅坚守传统酱酒酿造工艺,更通过与艺术机构合作、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方式,让消费者感受中国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的白酒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衡昌烧坊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好好传承和弘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丹珩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