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园表白墙”是学生之间信息互通、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学生群体中应用广泛。该社交平台多以聊天群、独立主页、小程序等形式存在,为学生发布表白交友、提问求助、吐槽提醒、遗失物招领、闲置物品交易、兼职招聘等校园热门信息。近日,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校园表白墙”是学生之间信息互通、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学生群体中应用广泛。该社交平台多以聊天群、独立主页、小程序等形式存在,为学生发布表白交友、提问求助、吐槽提醒、遗失物招领、闲置物品交易、兼职招聘等校园热门信息。近日,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检察院采访时了解到,该院在办理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时,发现这类平台潜藏的风险。
“我们在办理一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发现,该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是通过‘校园表白墙’相识的。为了进一步查明案件线索,我们详细核查了‘校园表白墙’的发布内容。”天山区检察院检察官路登辉向记者介绍,“校园表白墙”上随处可见黑网吧、KTV的地址,软色情图片、未成年人抽烟喝酒的照片,甚至还有大量侮辱谩骂信息。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平台既没有实名认证机制,也没有内容审核机制,谁都可以随意注册、发言,不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严重威胁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为了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2024年5月,天山区检察院针对“校园表白墙”乱象启动全面调查,通过校园实地走访、浏览问题平台相关内容等多种方式,路登辉发现这些平台账号的持有人大多是校外人员,他们通过吸引学生加入平台、收取费用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目前,平台尚处于监管“盲区”。
同年10月,天山区检察院向网信、公安、教育部门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建议上述部门就相关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网络安全协同治理。收到检察建议后,公安机关约谈了账号运营者,要求其删除不良网络信息或注销账号,共整治整改相关账号11个。网信部门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纳入日常监管,予以重点关注,并联合天山区检察院开展网络普法直播活动。教育部门引导学校以校方名义建立新的社交平台,指派专人负责平台发布内容管理与审核,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绿色网络交流平台。
“为了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长效合力,我院和网信、公安、教育部门共同建立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协作机制。”路登辉介绍,该协作机制中明确了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为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隐患排查打下了基础。
今年3月,天山区检察院对该案开展整改“回头看”时发现,校园网络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原来的11个问题账号全部完成清理整改,学校新建立的官方社交平台采用“学号绑定+人工审核”方式规范运行,大大减少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以前总担心孩子在网上接触不良信息,现在进入校园社交平台要经过审核,降低了孩子接触不良信息的概率。作为老师,我心里踏实多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的老师向路登辉表示。
作者:石佳 邵珊珊 阿依达娜
来源:历城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