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月底是夏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玉米通常处于拔节至抽雄吐丝阶段,生长速度快、需水需肥量大,同时也是病虫害高发期,管理措施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具体的管理要点:
七月底是夏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玉米通常处于拔节至抽雄吐丝阶段,生长速度快、需水需肥量大,同时也是病虫害高发期,管理措施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具体的管理要点:
一、水肥管理:满足生长关键需求
追肥:主攻穗肥,促进穗大粒满
七月底多数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第 11-13 片叶展开),是需肥量最大的时期,需重施穗肥,以氮肥为主(如尿素)。
方法:在玉米行侧 10-15 厘米处开沟深施(10 厘米左右),避免撒施(易挥发、利用率低),施肥后结合浇水或培土,防止烧苗。
浇水:防旱防涝,保持土壤湿润
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 30%-40%,若土壤墒情不足(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 60%),需及时浇水,采用沟灌或喷灌,避免大水漫灌(防止根系缺氧)。
若遇暴雨或连续阴雨,需及时排水防涝,避免田间积水导致烂根、茎腐病发生。
二、严防病虫:守护绿色希望
高温高湿的七月底,正是病虫害肆虐的温床,必须严阵以待:
玉米螟(钻心虫): 这是此期头号敌人。幼虫钻蛀茎秆、雄穗和雌穗,造成折秆、断穗、秃尖,减产显著。防治关键在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推荐使用华生战将5%虱螨脲微乳剂也可选用华生天地宽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叶面喷雾。
蚜虫、红蜘蛛: 吸食汁液,传播病毒,影响光合作用。需加强巡查,发现点片发生及时挑治。可选用华生黑马28%吡蚜酮·呋虫胺悬浮剂(防治蚜虫)或华生黑马12%阿维·乙螨唑悬浮剂(防治红蜘蛛)等药剂喷雾。注意喷药要均匀,尤其叶片背面。
叶部病害(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 高温高湿利于流行。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底部老叶病叶。在发病初期或雨前雨后是预防关键期。可选用华生盈彩45%噻呋·嘧菌酯悬浮剂等广谱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喷药时务必保证药液均匀覆盖叶片正反面。
草地贪夜蛾: 部分区域仍需警惕此“妖蛾子”。幼虫啃食心叶、雄穗和雌穗,危害极大。一旦发现(叶片有孔洞、有虫粪),立即使用华生战将5%虱螨脲微乳剂、华生天地宽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药剂进行点杀或全面防治,宜在傍晚幼虫活跃时施药。
三、精细管理:优化田间环境
加强田间巡查: 这是有效管理的基石。需每日巡查,重点关注:
墒情变化: 土壤干湿程度。
病虫害发生: 叶片、茎秆、雄穗、雌穗有无异常(病斑、虫孔、虫粪、虫体)。
植株长势: 有无弱苗、黄苗、畸形苗。
异常天气影响: 风害、雹灾等造成的损伤。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应对异常天气:未雨绸缪
强降雨/大风: 暴雨后首要任务就是疏通沟渠,排除积水。对于倒伏植株,若处于抽雄前且倒伏较轻,可尝试自然恢复;若抽雄后严重倒伏或茎折,则恢复困难,需评估损失。强风来临前,确保田间排水畅通,培土固根有助于减轻倒伏风险。
持续高温干旱: 在保障灌溉的同时,可考虑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2%-0.3%)+芸苔素内酯等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性(耐热抗旱),缓解高温胁迫,促进授粉结实。
授粉期阴雨: 若花期遭遇连阴雨,可能影响正常散粉授粉。可在天气短暂转晴时,人工辅助授粉:于上午露水干后(9-11点),轻轻摇动植株或拉绳赶粉,帮助花粉散落,提高结实率,减少秃尖。
七月底玉米管理的核心是 “促穗、稳长、防害”,通过科学的水肥调控、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玉米抽雄、授粉和灌浆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实现高产稳产。
来源:华生农资技术一点号